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清水河镇

清水河镇

即今安徽芜湖县西北四十里清水镇。民国 《芜湖县志》 云: 清水河镇 “即 《旧志》 杨青市,在县东二十里清水河口。自万顷湖开垦后,逐渐繁盛”。《芜湖县地名录》: 清水镇 “因地处青弋江、水阳江汇合口,清浊分明,故名”。为古中江转折点。


(1)在贵州省兴义市西北部、马鞍山西部山坞。面积161.2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新华村,人口1810。原名品甸镇,品甸系彝语音译,意为“平坦的坝子”。1950年为品甸乡,1958年并入马岭公社。1984年改品甸乡,1992年与原泥溪乡合并建品甸镇,1999年更名清水河镇。产稻、玉米、小麦、烤烟、油菜籽、花生等。兴普、兴盘公路经此。(2)在青海省称多县中东部。面积4551平方千米。人口4560。镇人民政府驻当达,人口2770。因河得名。1965年设清水河乡,1970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2001年置镇。畜产藏系绵羊、牦牛、马等。产青贝母、大黄、党参等药材及白唇鹿、藏羚羊等珍稀动物。214国道经此。(3)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城县城北部。面积220平方千米,人口3.8万。地处312、218国道交会处,是联接中亚的咽喉,是中国通往哈萨克斯坦最大的陆路口岸——霍尔果斯口岸必经之地。周边与霍城县十个乡镇场、兵团三个团场相邻,是农副产品和各类商品的集散中心,也是伊犁经济发展的“金三角”和霍城县的经济中心。清水河镇原名瞻德城,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属伊犁九城之一,距今已二百多年。乾隆四十二年绿营驻防伊犁时,以城东清澈之泉河将该城易为“清水河”。宣统二年(1910年)由陈林在清水河设立第一所小学——瞻德城小学。1933年设乡,1952年成立互助组,1954年建立高级社,1958年成立公社,1984年置镇。1992年为伊犁州设置的清水河经济技术开发区。2000年升格为自治区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995年被国家列为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猜你喜欢

  • 栅城

    即今山西文水县东北开栅镇。《方舆纪要》卷40文水县: 栅城 “后魏宣武时所筑,当文谷口,今名开山村”。

  • 伞子山

    ①亦作伞山。在今四川遂宁县东北。《方舆胜览》卷63遂宁府:伞子山“在小溪县白水镇。唐大历间,有禅师跨一白驴抵此山结茅以居,环山之民,素以植蔗凝霜为业。和尚所骑白驴颇食民蔗,居民苦之,诣和尚请焉。和尚曰

  • 刳首

    一名洿谷水。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南。《左传》: 文公七年 (前620),晋师 “败秦师于令狐,至于刳首”。唐杜佑 《通典·州郡三》: 郃阳县 “有刳首水”。或说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古邑名。春秋晋邑。在今山西

  • 始康县

    ①东晋安帝时置,为始康郡治。寄治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南齐书·州郡下》: “泰始中,成都市桥忽生小洲,始康人邵硕有术数,见之曰: 洲生近市,当有贵王临境。” 梁移治今新都县南一里。西魏废。②南朝宋元

  • 灵关山

    在今四川宝兴县南灵关镇附近。晋左思《蜀都赋》:“廓灵关以为门。”刘逵注:“灵关、山名。在成都西南汉寿界。”《宋书·符瑞志中》:西晋咸宁二年(276),“二龙见于汉嘉灵关”。《寰宇记》卷77卢山县:灵关

  • 多功山

    在今四川天全县东。《方舆纪要》卷73天全六番招讨使司:多功山在“司东五十里。昔禹凿此山以通峡水,用功甚多,故名”。

  • 皋落山

    一名乐平山。在今山西昔阳县东南七十里。《左传·闵公二年》: “晋侯使大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 《寰宇记》 卷50乐平县: “乐平山在县东七十六里,即古东山皋落氏之地。”

  • 灵谷山

    在今江西临川市东南。《寰宇记》卷110抚州临川县:灵谷山“在县东四十三里。山中有石头像,因以为名。按,荀伯子《临川记》云,悬岩半岫,有瀑飞流,分于木末,映日望之如掣练”。《方舆纪要》卷86抚州府临川县

  • 白马镇

    ①唐初改黎阳镇置,在今河南浚县东南。《元和志》卷16:黎阳镇“皇朝改曰白马镇”。②唐置,在今山东平原县恩城西十五里。亦曰白马营。③北宋置,属盐亭县。在今四川盐亭县东南。④北宋置,属汉初县。在今四川武胜

  • 西东垣县

    东晋义熙十二年(416)置,属河南郡。治所约在今河南新安县。北魏泰常八年(423)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