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清源县

清源县

①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并州。治所即今山西清徐县。大业二年 (606) 省入晋阳县。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后属太原府。清乾隆二十八年 (1763) 废。1912年复置,属山西冀宁道。1930年直属山西省。1952年与徐沟县合并,改设清徐县。

②唐圣历二年 (699) 置,属武荣州。治所在今福建仙游县西北。后属泉州。天宝元年 (742) 改名仙游县,并移治今仙游县。

③1925年由开原、铁岭、新宾、海龙、柳河、东丰、西丰等县部分地区析置,属奉天省东边道。治所在八家子 (今辽宁清原满族自治县)。1928年改为清原县。


(1)古县名。武周圣历二年(699年)置,治今福建省仙游县西北。属泉州,寻属武荣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名仙游县,并移今治。(2)古旧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今山西省清徐县。属并州。大业初省入晋阳县。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开元十一年(723年)属太原府。五代及宋、金不改。元属冀宁路,明属太原府。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省入徐沟县,降为清源乡。1912年由徐沟县清源乡复置,治今山西省清徐县清源镇。1915年并入徐沟县,改设县佐。1917年复置。1952年与徐沟县合并为清徐县。(3)旧县名。1925年由兴京、开原、柳河、海龙、铁岭等县析置,治八家镇(今辽宁清原满族自治县清原镇)。以清河之源地得名。1929年因与山西省清源县重名,改名清原县。


猜你喜欢

  • 新丰 (豐) 镇

    ①在今江苏太仓市南新丰镇村。民国 《江苏六十一县志》 太仓县: “南有新丰、蓬阆二镇,新丰距治九里。”②清置,属嘉兴县。即今浙江嘉兴市东南三十四里新丰镇。《古今图书集成》 卷966: “相传以为汉新丰

  • 平乐山

    在今四川郫县西。《隋书·地理志》:郫县有平乐山。《元和志》卷31郫县:“平乐山在县西二十五里。”《元丰九域志》卷7:郫县有平乐山。

  • 富波县

    又名富陂县。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安徽阜南县东南王化镇附近。东汉建武二年 (26)改为富波侯国,十三年 (37) 废。永元九年 (97) 复置。西晋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属汝南

  • 白力登马土司

    一作白力得玛、白力麦玛。清末民初分蒙古尔津族置,驻牧地在今青海称多县西北扎曲河源一带。

  • 东布特哈总管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分布特哈副都统嫩江东部地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即今黑龙江讷河市。宣统二年(1910)改置讷河直隶厅。

  • 大酉山

    ①在今湖南沅陵县西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81沅陵县:大酉山,“道书第二十六洞天也。上有龙湫”。②在今湖南辰溪县西二十里。中有大酉洞,深广二里。《清一统志·辰州府》 “大酉山”条:“又辰溪县西二十里有

  • 玉石岩

    在今江西龙南县北。《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龙南县:玉石岩在“县北五里。有石莹如白玉。山半有洞,广数十丈。宋太宗赐书百二十卷,邑人依岩阁藏之。旁有巨人迹,下有王迹寺。治平间赐额曰普和,此为上岩。岩后层层

  • 虞磨市

    即虞塘市之讹。今湖南湘乡市西南虞塘镇。明置巡司于此。

  • 西周封国。春秋时为宋邑。在今山东曹县南十里。《春秋》: 僖公二年 (前658),“秋九月,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即此。《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齐宣公四十九年 (前407),“伐卫,取毋丘”

  • 晏陀普国

    在今印度洋东北之安达曼群岛。南宋赵汝适 《诸蕃志》 卷上 “海上杂国” 条: “自蓝无里去细兰国,如风不顺,飘至一所,地名晏陀蛮,海中有一大屿,内有两山。” 明 《郑和航海图》 作安德蛮山。《瀛涯胜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