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渭州

渭州

①北魏永安三年 (530) 置,治所在陇西郡襄武县 (今甘肃陇西县东南五里)。因渭水得名。辖境相当今甘肃陇西、渭源、漳县、定西、武山等县地。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初复置,天宝初改为陇西郡,乾元初复名渭州。宝应后陷于吐蕃。元和四年(809) 在原州平凉县 (今平凉市) 别置渭州,广明元年 (880) 又为吐蕃攻破。大中五年 (851) 收复。中和四年 (884) 在平凉县复置。北宋时辖境相当今甘肃平凉、华亭、崇信及宁夏泾源等市县地。金改为平凉府。

②北宋置,为羁縻州。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西南。南宋改为南渭州。

③辽置,为头下军州。治所在今辽宁彰武县东北太平庄。金废。


(1)北魏永安三年(530年)置,因渭水得名。治襄武县(今甘肃陇西县东南)。唐辖境相当今甘肃省陇西、定西、漳县、渭源、武山等县市地。宝应初地属吐蕃。元和四年(809年)别置行渭州于原州平凉县(今市),广明元年(880年)又为吐蕃攻破。中和四年(884年)在平凉复置。北宋属秦凤路,辖境相当今平凉、华亭、崇信及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等市县地。金升为平凉府。(2)北宋置,治今湖南省永顺县西南。南宋改为南渭州。(3)又作卫州(《辽史·天祚纪》、《契丹国志》)。辽置,治今辽宁省彰武县东北太平庄,属上京道。辖境相当今辽宁省彰武县。金废。


猜你喜欢

  • 郸县

    ①西汉置,属沛郡。治所在今安徽涡阳县东北。西晋废。②隋开皇六年 (586) 置,属陈州。治所即今河南郸城县。大业初属淮阳郡。唐初废。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安徽省涡阳县东北。属沛郡。三国魏废。(2)

  • 碧云 (雲) 洞

    在今贵州盘县特区城关镇西南隅。有上、下二洞。上洞口在山腰,有明代题刻 “碧锁云封” 四字,称天洞,洞口大厅高50余米,宽80余米。下洞口在山麓,有嘉靖三年 (1524) 题刻 “水洞” 二字,称地洞,

  • 黄塘镇

    ①亦作皇塘镇。即今江苏丹阳市东南皇塘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丹阳县图: 东南有黄塘。民国 《江苏六十一县志》: 丹阳县东南有 “黄塘镇”。②在今广东始兴县东北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102始兴县

  • 昭苏设治局

    1938年由伊宁县析置,驻昭苏城(今新疆昭苏县)。1942年升为昭苏县。1938年由伊宁县析置,治昭苏城(今新疆昭苏县昭苏镇)。1942年升为昭苏县。

  • 北陆县

    东魏兴和中侨置,为金门侨郡治。治所在今河南卫辉市附近。北齐废。

  • 八尺江

    即今广西邕宁县南八尺江。《方舆纪要》卷110南宁府宣化县:八尺江在“府东南六十里。其上流自广东钦州界流入境,北流入于郁江”。在入江处有八尺寨巡司。郁江支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源于上思县那琴乡四方岭

  • 南东莞郡

    东晋太宁中侨置,属南徐州。治所在莒县 (今江苏武进县东南)。南齐后省。

  • 云浮县

    1914年改东安县置,属广东粤海道。治所即今广东云浮市。县西南有云浮山,故名。1920年直属广东省。1992年改设云浮市。旧县名。1914年改东安县置,治今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1992年撤销,改设云浮

  • 纳穆窝集

    即今吉林省吉林市东部老爷岭,属长白山脉。《清一统志·吉林一》:纳穆窝集“在吉林城东八十里,高三里余, 城东南诸河多发源于此”。

  • 泰兴县

    ①西魏置,为建阳郡治。治所在今四川青川县东北沙州镇北白龙江西岸。一说在今青川县 (乔庄镇)。隋开皇三年 (583) 改为方维县。②五代南唐升元二年 (938) 置,属泰州。治所在济川镇 (今江苏泰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