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湛江市

湛江市

1945年以旧广州湾法租借地区置,属广东省。治所即今湛江市。


简称湛。在广东省西南的雷州半岛上,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面积1.15万平方千米(市辖区1360平方千米)。人口713.9万(市辖区144.2万)。辖赤坎、霞山、坡头、麻章4区,徐闻、遂溪2县,代管吴川、廉江、雷州3市。市人民政府驻赤坎区。因南朝梁有椹县,隋改椹川县,县治椹川溪。《隋书·地理志》:“旧有椹县,开皇十八年改为椹川”。海滨湛江港又称广州湾。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置湛川巡检司,以椹作湛,川作江,故名湛江。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法国强划为广州湾租借地。1943年为日本所占。1945年抗战胜利后收回广州湾租借地,改名湛江市。1949年底为省辖市(地级)。先后为南路专区、高雷专区、粤西行政区、湛江专区、湛江地区驻地。1983年撤湛江地区改为地级市,原湛江地区所辖海康、廉江、吴川、遂溪、徐闻5县划入。1993年廉江县改市。1994年吴川县改市,同年海康县改雷州市。地处雷州半岛,多台地和丘陵。铜鼓嶂海拔393米,是全市最高点。九洲江、遂溪河、南渡河(擎雷河)、杨柑河、乐民河、龙门河、流沙河、大水桥河等辐射分流出海。海岸线长1300多千米。东部海岸有赤坎、湛江、硇洲、外罗等溺谷湾;西部岸线有乌石、海康、企水、江洪等潟湖港湾。岛屿111个,绝大多数在东部。属北热带和南亚热带湿润气候。沿岸盛产鲍鱼、龙虾、对虾、海蜇、鱿鱼、石斑鱼、青蟹等。有对虾、珍珠养殖场。农产稻、甘薯、甘蔗和红黄麻等;广东省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有剑麻、菠萝、胡椒、橡胶等。特产湛江鲍鱼、徐闻菠萝、廉江红橙、海康西瓜、吴川沙螺等。养牛业颇盛,雷州牛是中国优良家畜品种。有金、银、铁、锌、泥炭土、硅石、瓷土等矿。滨海有石油。工业以制糖、化学、机械、家电、食品、建材为主,是中国食糖生产基地之一。黎湛铁路与在建的粤海铁路纵贯全境。207国道、325国道及多条省级公路经此。湛江港是中国南方大港,湛江机场有数条航线。名胜古迹有湖光岩火口湖、硇洲岛海石滩旅游区、海滨公园、飞龙滩、硇洲灯塔和雷州西湖公园、吴川张炎故居、贵生书院。


猜你喜欢

  • 三涂

    在今河南嵩县西南十里。《左传·昭公四年》:“司马侯对曰,四岳、三涂……九州之险也。”杜注:“在河南陆浑县南。”《史记·周本纪》:武王曰,“我南望三涂”。《水经·伊水注》:“伊水历崖口,山峡也,翼崖深高

  • 章拉则城

    即拉孜。今西藏拉孜县东北拉孜。《清一统志·西藏》 藏地诸城: 章拉则城 “在日喀则城西北八百十里”。又作拉孜、将罗尖。清康熙间置,在今西藏自治区拉孜县东北拉孜区。

  • 康家井

    即今黑龙江呼兰县东北康金镇。民国 《呼兰府志》 卷1: “康家井,(距府) 七十里。” 《清史稿·地理志》 呼兰府: “有康家井。”

  • 市湖

    在今江西余干县城南。《清一统志·饶州府一》:市湖“在余干县治前,余水入此。《省志》:市湖中有越水,不与众水相混,唐陆羽取以煮茶,谓味似镜湖水”。

  • 重冈县

    隋大业八年 (612) 置,属下邳郡。治所即今江苏泗洪县西北重冈乡。《寰宇记》 卷16临淮县: “南重冈城,亦隋重冈县地也。……缘重冈山为名。” 隋末废。古县名。隋大业八年(612年)置,治今江苏省泗

  • 桂溪

    ①即今四川梁平县西南高滩河,为龙溪河上游。《舆地纪胜》 卷179梁山军: “桂溪在桂溪市。《寰宇记》 云: 旧忠州桂溪县以桂溪为名。县废来属。《图经》 云: 唐初为桂溪,以两岸多桂木,因以名之。”②即

  • 渔溪

    ①即今福建福清市西南渔溪。《方舆纪要》 卷96福清县: 渔溪在 “县西南四十五里。源出黄蘖山,流合苏溪……汇于径江。……出江口入海”。②在今福建建瓯市东北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97建宁府: 渔溪 “

  • 兀剌孩

    即兀剌海。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西南狼山隘口。一说在今甘肃山丹县北之龙首山。

  • 朗卜切喀巴普山

    亦作狼千喀巴布山或朗沁喀巴布冈里。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东北看龙山。为冈底斯山南干所始。狼楚河发源于此。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3: “唐古忒 (藏) 语: 朗 卜切,象也。山形似象,口有泉流出,故名

  • 恰拉定

    在今西藏南部,门隅地区达旺西北三十四里处。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为门隅三十二错、定 (错、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 之一。1951年后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