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潇湘

潇湘

①湘江的别称。《山海经· 中山经》: “交潇湘之渊。”《水经·湘水注》 引 《湘中记》 曰:“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如樗蒱矢,五色鲜明,白沙如霜雪,赤崖若朝霞,是纳潇湘之名矣。” 又或专指湘江中游与潇水会合后一段,即 “三湘” 之一。

②泛指湖南地区。郑谷 《淮上与友别》 诗: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湘江的别称。因湘江水深清澈得名。东晋罗含《湘中记》:“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如樗蒱矢,五色鲜明,白沙如霜雪,赤崖若朝霞,是纳潇湘之名矣。”(《水经注·湘水》引)又或专指湘江中游与潇水合流后的一段,即“三湘”之一。(2)泛指湖南地区。郑谷《淮上与友别》诗:“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猜你喜欢

  • 萨州

    亦作薛州。唐仪凤二年 (677) 置,治所在今四川珙县西南下罗苗族乡 (老堡场)。辖境相当今四川珙县西南地。先天二年 (713) 降为羁縻州。天宝元年 (742) 改为黄池郡,乾元元年 (758)复为

  • 金牛县

    唐武德三年 (620) 置,属褒州。治所即今陕西宁强县东北六十里大安驿。《元和志》 卷22金牛县: “取秦五丁力士石牛出金为名。” 宝历元年(825)废。古县名。唐武德三年(620年)置,治今陕西省宁

  • 盐场

    在今湖北长阳县土家族自治县西。《后汉书·南蛮传》: 廪君 “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场”。《水经·夷水注》: 温泉,“父老传此泉先出盐,于今水有盐气。夷水有盐水之名,此亦其一也”。

  • 桔柏渡

    亦名桔柏津、桔柏潭。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东北白龙江注入嘉陵江处。《方舆胜览》 卷66利州: 桔柏潭 “在昭化县。今昭化驿有古柏,土人呼桔柏,故以名潭。(唐) 杜甫 《桔柏渡》 诗:青冥寒江渡,驾竹

  • 长望川

    即今湖北竹溪县西北竹溪河。《方舆纪要》卷79竹溪县:长望川在“县西三里。川深土美,一溪中出,即竹溪河也”。

  • 王可寨

    即今山西沁县西北王可村。《清一统志·沁州》 “段村寨”条下:州西北“四十里有王可寨”。

  • 大侯州

    明宣德三年(1428)改大侯长官司置大侯御夷州,直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大侯寨(即今云南云县)。万历二十五年(1597)改云州。明宣德三年(1428年)升大侯长官司置,治今云南省云县罗闸河南岸。直属云南

  • 冷珠宗

    即伦朱卜宗。在今西藏林周县南。清乾隆《卫藏通志》卷12作“冷珠宗”。

  • 扑县

    西汉置,属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古浪县西北。三国魏废。

  • 无量寺

    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之大召。清咸丰《古丰识略》卷13《寺塔》:无量寺“俗名大招。在城南门外里许。我朝崇德中,都统古禄格楚琥尔奉谕将旧寺委左翼左领补音图骁骑校喇巴太与德木齐温布剌麻协同新修展大,赐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