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南州。治所在今广西博白县东南百里英桥镇。六年 (623) 属白州。贞观十二年 (638) 废。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东南。属南州。六年
在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西北。《清一统志·思南府》: 青岩关 “在务川县西北四十里,接正安州界。路通南川”。
在今北京城正阳门西南香厂路。元名水淅庵,明改名万明寺。清《日下旧闻考》卷61引谷之麟《重建万明寺碑略》:“京师正阳门外有万明寺,相传为水淅庵故址也。考庵之所由,盖自元季有游僧水淅,道行最高,结茅于此,
①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西、洮儿河上游南之老头山。《辽史·地理志》: 上京道有馒头山。同书 《营卫志》: 夏捺钵 “在黑山东北三百里” 吐儿山,近馒头山。薛映 《上虏中境界》: “临潢西北 (应作 ‘
原名郗村。即今河北平乡县治。见《平乡县志》卷2村镇表。丁文江《中华民国新地图》作乞村。1945年平乡县迁治于此。
清康熙三十九年 (1700) 置,属雅州府。治所在今四川丹巴县西北革什扎乡。宣统三年(1911) 改流,属道坞委员。
即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东北芭茅镇。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14松桃厅:芭茅坪在“城东五十里。叠崿复,连绵数十里。山根乾约宽一二里,地势平夷,当永绥、松桃两
在今江苏盐城市东三里。《方舆纪要》卷22盐城县:广惠䃮“旧名白波湫运河。水涨则自此决泄入海,以杀水势;夏秋海潮浩大,亦由此冲入侵田。宋淳熙六年,摄县事教授刘炜始用砖石甃砌,名曰广惠。明万
在今浙江青田县西。《清一统志·处州府》:小连云山“在青田县西一百里,与丽水大连云山相接,延袤数十里,高出云霄中。有二洞:东曰龙须,南曰韩山。其高岩曰金水岭。元至元中始凿石通道,达景宁县界”。
元元贞元年 (1295) 升桃源县置,属常德路。治所即湖南桃源县。明洪武二年 (1369) 复改桃源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桃源县置,治今湖南省桃源县。属常德路。辖境相当今桃源县。明洪武二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