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道安口
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4曲阳县:白道安口“稍西即狼牙口也, 自白道安口而东北,历岳领口、小关城口、夹耳安等口,而接倒马关。又自狼牙口而西,历梧桐树、乱树林、黄草安等口,而接阜平县之落路口”。
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4曲阳县:白道安口“稍西即狼牙口也, 自白道安口而东北,历岳领口、小关城口、夹耳安等口,而接倒马关。又自狼牙口而西,历梧桐树、乱树林、黄草安等口,而接阜平县之落路口”。
西汉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县东南。东汉废。北魏复置,属新平郡。北周省。西汉置,治今甘肃省泾川县东南,属安定郡。东汉废。北魏复置,属新平郡,北周又废。
在今福建漳州市东南三十二里(龙海市西北江东桥畔邺侯山麓)。《清一统志·漳州府》:邺山讲堂“在龙溪县柳营江。明黄道周讲学于此。四方人士多从之游。中有蓬莱峡、避雨岩诸胜”。
在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西北海中。《清一统志·广州府》:龙穴洲“在新安县西北。……又有合兰洲,与龙穴对峙,两洲相比,多生兰草,故名”。
①故石门峡东塔之嘴。北宋元符元年(1098)建筑,赐名,属怀德军。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北黄铎堡乡西。金废。②北宋政和七年(1117)置,属震武军。在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境。③南宋置,属泸州。在今四川纳溪县
在今浙江淳安县南。《方舆纪要》卷90淳安县:辽溪“在县南六十里芝山下。源出辽岭北,流注于新安江”。1960年后,径入千岛湖。
春秋郑邑。又名阎仓城。在今河南西华县东北三十里。《左传》: 昭公二十年 (前522) 宋公子城、公孙忌出奔郑,“其徒与华氏战于鬼阎”。杜注:“颍川长平县西北有阎亭。”古邑名。春秋宋邑。在今河南省西华县
一名班姬山。在今河北徐水县西四十里。《新定九域志》 卷2: 班妃山,“ 《图经》 云: 隋炀帝东征,于山上置班姬庙”。
①北魏置,为大兴郡治。治所即今陕西定边县。西魏改名五原县,后复改大兴县。隋又改为五原县。②隋开皇三年(583)改万年县置,与长安县同治大兴城内(今陕西西安市)。唐武德元年(618)复名万年县。③金贞元
即今山西古县东南永乐乡。《清一统志·平阳府一》“安民堡”条下有“永乐”堡。
即今辽宁辽阳市东北太子河。《史记·刺客列传》: “ (燕太子) 丹匿衍水中。” 《索隐》: “水名,在辽东。” 即此。《方舆纪要》 卷37辽东都司:太子河 “在司东北五里。……或曰,太子河即古衍水,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