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白马关

白马关

①长城隘口之一。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北一百里。《方舆纪要》卷11密云县引《边防考》:“白马关相近有高家堡。万历中,朵颜犯石塘岭,攻白马关及高家堡,官军御却之。”即此。清设把总戍守。

②唐置,属平山县。在今河北正定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4真定府:白马关“临滹沱河,旁有白马冈,因名”。金大定十七年(1177),滹沱河决白马冈,关始废。

③北魏置,在今山西盂县东北。《元和志》卷13盂县:白马山“在县东北六十里。……山上有白马关,后魏所置”。

④即今山东平邑县东北九女关西北白马庄。《清一统志·沂州府一》:九女关“在蒙阴县南三十里,南北要路。又有白马关,在县西南三十五里”。

⑤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二十五里。其下即白马渡。《明史·地理志》 桃源县:有“白马巡检司”。

⑥在今湖南邵东县东北。《清一统志·宝庆府》:白马关“在邵阳县东六十里”。

⑦唐置,在今四川德阳市东北白马关乡。《新唐书·地理志》 罗江县:“有白马关。”《寰宇记》卷83罗江县:白马关“在县西南十里,与鹿头关相对”。明初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卷67罗江县:白马关在“县西十五里,与德阳县鹿头关相对。山至险峻,有小径仅容车马。三国时营垒也。其下名落凤坡,相传庞士元侍昭烈至此。卒于流矢下”。白马关侧有庞统祠墓。

⑧在今四川松潘县北。《艺文类聚》卷6引段国《沙州记》:“龙涸北四十里有白马关。关甚险峻,使十人守险,虽万夫亦不能前。”

⑨在今陕西勉县西十里武侯镇。即古阳平关。《元和志》卷22西县:“隋置白马关,后以黎阳有白马关,改名百牢关。自京师趣剑南,达淮左,皆由此也。”

⑩即今甘肃康县东北云台镇。清乾隆间阶州州判驻此。无城垣。1929年于此置康县。


(1)即今北京市密云县北白马关。明为边墙关堡之一,属潮河所。(2)在今河北省正定县西北,临滹沱河。唐置,旁有白马冈,故名。金大定十七年(1177年),滹沱河决白马冈,关废。(3)在山东省蒙阴县与平邑县交界处。因关口附近有一白石,形如马匹而得名。分水岭垭口海拔315米,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150米。为蒙山三关之一,历为交通要塞。兖石公路经此。(4)在今湖南省邵东县东北。明属宝庆府。(5)在今四川省德阳市东北,与鹿头关相对,形势险要。《新唐书·地理志》绵州罗江县(今德阳市东北罗江):“有白马关”,即此。旁有落凤坡,相传三国庞统卒于此。


猜你喜欢

  • 媚川郡

    五代南汉置,属常乐州。治所在今广西合浦县南。《舆地纪胜》 卷120廉州: 媚川郡,“ 《通略》 开宝五年载: 初刘在广南置媚川郡, 令人入海采珠,溺死者众,诏废之。今合浦县尚有媚川馆”

  • 靖夷堡

    明置,属宁夏右屯卫。即今宁夏永宁县西靖益堡村。明嘉靖 《宁夏新志》 卷1: 靖夷堡 “有官军仓场”。

  • 鱼梁

    在今江西省万安县南。《资治通鉴》:南朝梁大宝元年(550年),高州刺史李迁仕,“遣主帅杜平虏将兵入灨石,城鱼梁以逼南康”,即此。

  • 商、西周封国。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北毕原。《左传》:昭公九年(前533),“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 ‘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商末周文王子封国。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一说在今西安市

  • 养息牧河

    在今辽宁彰武县东、新民县东北。为辽河支流。《清一统志·锦州府一》: 养息牧河 “在广宁县东北。 亦作杨��木河。 源出边外察罕和硕冈, 流二百十里,由彰武台边门西入境,东南

  • 罗恭县

    唐贞观三年 (629) 置,属羁縻应州。治所在今贵州雷山县东。后废。古县名。唐贞观中置,治今贵州省雷山县东。属黔州。后废。

  • 花寨堡

    明置,即今甘肃山丹县东南花寨子乡。《皇明职方地图卷》中甘肃镇边图有花寨。

  • 八所镇

    即今海南省东方黎族自治县。1959年东方县迁治于此。1987年改设东方黎族自治县。在海南省东方市境西部。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365平方千米。人口7.1万,汉族聚居。镇人民政府驻八所,人口5万。依八所

  • 城口营

    即今四川城口县。《清一统志 ·太平厅》:城口营 “在厅东城口。本朝嘉庆十四年设都司驻防”。道光二年 (1822) 改设城口厅。

  • 客寄塘

    又作略塘。在今湖南衡阳县 (西渡镇)西。《方舆纪要》卷80衡州府衡阳县: “客寄塘在府西百里。《湘中记》: 塘周三十里,亦谓之略塘,烝水流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