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崖囤
在今贵州遵义、仁怀两县间。《明史·吴广传》: 万历二十八年 (1600) 征播之役,“ (郭)通绪扼穿崖囤,广督土汉军击破之”。
约在今贵州省遵义、仁怀二县间。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征播之役,吴广击破播州土司军于此。
在今贵州遵义、仁怀两县间。《明史·吴广传》: 万历二十八年 (1600) 征播之役,“ (郭)通绪扼穿崖囤,广督土汉军击破之”。
约在今贵州省遵义、仁怀二县间。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征播之役,吴广击破播州土司军于此。
亦作青吉斯河。即乌伦古河西源。在今新疆青河县境。源出县北阿尔泰山西南麓,南流经县城西,又南流先后与察罕河、布尔根河会合,又南流折西北流,名乌伦古河。
在今河南偃师市南。《后汉书·孝和帝纪》:永元十六年(104)十一月己丑,“行幸缑氏,登百岯山”。即此。
在今广西永福县西北凤凰村。《明史·广西土司传》:弘治中,韦银豹“尝挟其五子据凤皇、连水二寨”。即此。
在今江苏涟水县城内文庙前。《清一统志·淮安府二》 引 《县志》: “宋赵㮣未遇时, 曾游学涟水。及贵,人名其堂曰豹隐。”
1941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牟平、海阳二县析置,治夏村(今山东乳山市)。1942年改置牟海县。山东抗日根据地设。1941年析牟平县南部与海阳县东部置(县级),治夏村(今山东乳山市夏村镇)。以两县首字得名
元改海州路置,治所在朐山县 (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辖境相当今江苏连云港市及赣榆、东海、沭阳、灌云等县地。不久降为海宁州。元至元时改海州路置,治朐山(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属淮安路,辖境约
亦名永通七坝。是元大都仅次于通惠河的一条重要漕运路线。自大都城内积水潭东流,于光熙门南出城会大都东护城河,又分护城河水东流,至通州西北入温榆河。全长五十里。元代于河上筑深沟坝、王村坝、郑村坝、西阳坝、
明嘉靖七年(1528)置,属思恩府。治所在今广西马山县西南周鹿镇。清同治九年(1870)改为那马厅。明嘉靖七年(1528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西南周鹿。清同治九年(1870年)改为那马厅。
又名桐牢。春秋郑邑。在今河南封丘县北。《春秋》:成公五年(前586)十二月,公会晋侯、齐侯等诸侯“同盟于虫牢”。杜注:“郑地。陈留封丘县北有桐牢。”古邑名。春秋郑邑。在今河南省封丘县北。《春秋》成公五
在今贵州毕节市东。《清一统志 · 大定府》: 威镇河 “在毕节县东十里。南流入响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