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章华台 (臺)

章华台 (臺)

①楚灵王所筑。在今湖北潜江市西南五十四里龙湾马长村。《左传》: 昭公七年 (前535),“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杜注:“台在华容城内。” 《水经·沔水注》: 离湖 “侧有章华台,台高十丈,基广十五丈。左丘明曰: ‘楚筑台于章华之上’”。即此。

②楚离宫名。在今安徽亳州市东南乾溪侧。楚灵王建。《史记· 楚世家 》 载: 楚灵王十一年(前530),楚 “伐徐以恐吴,灵王次于乾溪以待之”。即此。《续汉书 ·郡国志》: 城父县有章华台。《元和志》 卷7城父县: “章华台,县南九里。” 杨守敬 《水经注疏》 以为楚灵王可能先建于华容 (今湖北潜江市西南),后因乐乾溪风物而筑此,仍袭用旧名。

③相传战国时楚襄王筑。在今河南商水县西北三里。《寰宇记》 卷10商水县 “章华台” 条引 《春秋后语》: “楚襄王二十年为秦将白起所逼,北保于陈,更筑此台。”

④在今湖北荆沙市驻地沙市。《方舆纪要》 卷78江陵县: 章华台 “在今沙市。《荆州志》: 故楚离宫也,楚灵王筑,亦曰豫章台。今为章台寺”。《魏书·地形志》: 汝阳郡汝阳县 (今商水县西南) “有章华台”。又 《水经·江水注 》: 江水 “又东得豫章口,西北有豫章冈,盖因冈得名矣。或言因楚王豫章台名,所未祥也”。盖此非章华台,后人附会为楚灵王所筑。


猜你喜欢

  • 孝义镇

    即今陕西渭南市东北四十里孝义镇。清《乾隆内府舆图》:渭南县东北有孝义镇。(1)在山西省文水县中南部。面积38.9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孝义,人口 5030。1949年属文水六区,1953

  • 天磁山

    一作天滋山。在今江西萍乡市南。清同治《萍乡县志》卷1:天滋山“在县南长丰乡,距城四十里。尖峰耸插,香入云际”。山中富含煤矿。

  • 段庄河

    在今安徽砀山县西北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29砀山县: 段庄河 “亦大河支流也。由虞城县流入境,经县西回冈集。明嘉靖二十四年,沙淤坡水漫流,至双沟集南一里,汇流成河。又东三十里,合桑叶河,经萧县境,北

  • 罗村寨

    在今贵州仁怀县境。《明史·吴广传》:明万历二十八年 (1600) 征播之役,广军出合江,屯二郎坝 (今贵州习水县东南二郎乡),“陶洪、安村、罗村三砦土官各出降,他部来归者数万”。约在今贵州省仁怀市境。

  • 谅江府

    明永乐五年 (1407) 属交趾布政司。治所在清远县 (今越南北部河北省凤眼)。辖境相当今越南河北省部分地。宣德二年 (1427) 以后地入安南。

  • 阿布喇勒山

    又作独山、阿布兰山。即今新疆尼勒克县南阿布热勒山。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4:哈什河“又西经阿布喇勒山北。阿布喇勒者在惠宁城正东,自城闉东眺,孤嶂高耸,众峰皆断。故谚曰独山焉”。

  • 县后沙

    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方舆纪要》卷24太仓州崇明县:县后沙“亦在旧县东。嘉靖四十四年,倭寇据县后沙,总兵郭成击擒之。《海防考》:三爿之北,匾担沙为重;三爿之南,县后沙为重”。

  • 威宁府

    清康熙五年 (1666) 改乌撒府置,属贵州省。治所即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雍正七年 (1729) 改为威宁州。清康熙五年(1666年)改乌撒土府置,治今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县草海镇。属贵州

  • 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

    在今云南曲靖市第一中学新建碑亭内。《明一统志》 卷87曲靖府: 石城 “在府城北二十余里。隋牂牁郡地,唐为庄州石城县,属黔州都督。昔有一碑,乃段氏与三十部诸蛮立誓盟之碑”。清康熙十八年 (1679)

  • 雷公口

    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北二十里雷公山。《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 五代唐清泰三年 (936),云州兵作乱围子城,节度使沙彦珣 “突围出城,就西山据雷公口”。在今山西省大同市西北雷公山。《资治通鉴》:五代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