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乌齐宗
清置,治所在类乌齐 (今西藏类乌齐县西北类乌齐镇)。1960年改设类乌齐县,后迁驻热扎卡。
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类乌齐县城西北类乌齐镇。1960年撤销,改置类乌齐县。
清置,治所在类乌齐 (今西藏类乌齐县西北类乌齐镇)。1960年改设类乌齐县,后迁驻热扎卡。
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类乌齐县城西北类乌齐镇。1960年撤销,改置类乌齐县。
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东北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81城步县 “罗汉山” 条下: “又县东二十里有楠木山,多楠木。”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改永兴军置,治所在永兴县(今湖北阳新县)。辖境约当今湖北黄石、大冶、阳新、通山等市县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为兴国路。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升鄂州永兴县置永兴军
春秋偪阳国,秦置县,属泗水郡。治所在今山东枣庄市旧峄县城南五十里侯孟。西汉属楚国。东汉属彭城国。西晋省。古县名。春秋偪阳(傅阳)国。秦置县,治今山东省枣庄市旧峄县南,属泗水郡。西汉属楚国。东汉属彭城国
亦名佛龛山。在今四川仁寿县东。《舆地纪胜》卷150隆州:佛岩山“在仁寿县东二十五里。其岩有石佛像。绍兴中,尝见毫光圆相”。《清一统志·资州》:佛岩山“在仁寿县东二十五里。一名佛龛山。有唐欧阳询书磨岩碑
①即大容山。在今广西容县、北流县西北。《旧唐书·地理志》 容州: “以容山为名。” 《寰宇记》卷167陆川县: “容山,其山迥阔,无所不容,故曰容山。”②亦名榕山、容子山。在今四川合江县东南。《永乐大
唐昆明县。在今四川盐源县。一说在盐源县东北卫城。至德以后没入吐蕃,称为昆明城。地当唐、南诏、吐蕃三方交界处,为军事重镇。《资治通鉴》: 唐贞元十一年 (795),“南诏攻吐蕃昆明城,取之”。又十七年
南齐改苏郡置,属越州。治所在龙苏县(今广西浦北县北十里苏村)。隋开皇九年(589)平陈后废。龙,又作(《宋书·州郡志》)、陇(《南齐书·
在今江苏泗洪县南洪泽湖范围内。《元和志》卷9泗州徐城县:永泰湖在“县(治今洪泽县西临淮乡)南二里。周回三百六十三里。其中多鱼,尤出朱衣鲋”。《寰宇记》卷16临淮县:“永泰湖在县北五十里。大业三年开通济
即今福建长汀县南赖坊。1931年中央革命根据地汀连县迁治于此。
即今广东连州市西北六十里东陂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连州西北有东陂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