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①春秋肥子国。在今河北藁城市西南七里。《左传》: 昭公十二年 (前530),晋荀吴 “灭肥,以肥子绵皋归”。杜注: “巨鹿下曲阳县西南有肥累城。”

②春秋夷国,在今山西昔阳县东冶头镇。后为晋所灭。《左传》: 昭公十二年 (前530),“晋荀吴伪会齐师者,假道于鲜虞,遂入昔阳。秋八月壬午,灭肥,以肥子绵皋归”。今河北卢龙县西北有肥如城,山东有肥城县,盖皆晋灭肥后,肥民散处之地。一说肥在今河北藁城市西南七里。

③春秋、战国时齐地。在今山东肥城市北老城。《汉书·地理志》 泰山郡肥成县注: “应劭曰: 肥子国。” 清高士奇 《春秋地名考略》 卷14称: “亦相传为肥子亡国后所居。”

④战国赵邑,后入魏。在今河北肥乡县西。《水经·浊漳水注》 引 《竹书纪年》: “梁惠成王八年,伐邯郸,取肥。” 即此。


(1)古国名、古邑名。春秋白狄所建。后灭于晋。战国为赵邑。在今河北省藁城市西南。《左传》昭公十二年(前530年):“晋灭肥,以肥子绵皋归。”《史记·赵世家》:赵王迁三年(前233年),秦攻赵,“李牧率师与战肥下”。皆即此。西汉置为肥累县。(2)古邑名。战国赵邑。曾入魏。在今河北省肥乡县西。《古本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八年(前362年),“伐邯郸,取肥”,即此。


猜你喜欢

  • 浙西路

    南宋两浙西路的简称。即“两浙西路”。

  • 盖山

    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西五十里,舒溪西岸,西接石台县界。《隋书·地理志》: 泾县 “有盖山”。《元和志》 卷28泾县: 盖山 “在县西南八十里( 《舆地纪胜》 引作二百八十里)。下有舒姑泉,昔舒氏女化为

  • 陈寨镇

    北宋置,属汝阳县。在今河南汝南县境。

  • 曲宗

    亦名波窝曲宗、曲中宗。在今西藏波密县东。原西藏地方政府设曲宗。1960年并入波密县。“曲宗”藏语意为法堡。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波密县东北曲宗城。1960年并入波密县。

  • 邮亭墟

    一名小东陆市。即今湖南永州市东北二十里邮亭圩镇。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零陵县图:县东北有邮亭墟。

  • 鉴隘

    在今广西德保县西。《清一统志· 镇安府》: 鉴隘 “在府 (故治在今德保县) 西七十八里”。

  • 程县

    明洪武二十一年 (1388) 置,属泗城州。治所在今广西凌云县东北三百二十里。嘉靖元年(1522) 废。古县名。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东北处。属泗城州。嘉靖元年(15

  • 都溪水

    即今舂水下游。出今湖南宁远县东北,西流至道县入营水。《水经·湘水注》: 都溪水 “出舂陵县北二十里仰山,南径其县西……又南径新宁县东,溪水又西径县南,左与五溪俱会。县有五山,山有一溪,五水会于县门,故

  • 陶渚

    即陶河。今河南孟县南一段古黄河的别称。《魏书·孝庄纪》: 武泰元年 (528) 四月,“车驾巡河,西至陶渚”。即“陶河”。

  • 大口河海口

    在今河北海兴县东北海滨。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盐山县图:东北有大口河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