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胪朐河

胪朐河

又作驴驹河、龙驹河、陆局河。即今源出蒙古国肯特山,东流注入中国呼伦湖的克鲁伦河。《辽史·地理志》: 上京道有胪朐河,“沿河董城北东流,合沱漉河入于海”。


古水名。又作龙驹河(《金史·地理志》)、驴朐河(《秋涧集》录张德辉《纪行》)、庐朐河(《元史·太祖纪》)、龙居河(《元史·雪别台传》)、陆局河(《长春真人西游记》)、闾居河(《湛然集·过闾居河》),怯绿连河、怯绿怜河(《元史·太祖纪》),即今蒙古国境内的克鲁伦河。《辽史·萧幹家奴传》:“阻下诸部,自来有之。曩时北至胪朐,南至边境,人多散居,无所统一。”


猜你喜欢

  • 双阳河

    即苏斡延河。今吉林双阳县境之双阳河,为饮马河支流。双阳县以此名。《清史稿·地理志三》 双阳县:“南土顶子、将军岭、光僻山,双阳河出焉。”

  • 北平军

    北宋庆历二年(1042)改北平县置,属定州。治所即今河北顺平县。金改为永平县。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于北平寨置,治今河北省顺平县北,四年移治北平县(今顺平县)。金贞祐二年(1214年)升为完州。

  • 疏勒镇

    唐安西四镇之一。贞观二十二年 (648)置,治所在今新疆喀什市。《新唐书· 西域传 · 龟兹》 阿史那社尔破龟兹,“始徙安西都护于其都,统于阗、碎叶、疏勒,号四镇”。又,《地理志》 引贾耽《四夷路程》

  • 武龙县

    ①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涪州。治所在今四川武隆县西北土坎镇 (旧武隆司) 西五龙村。《寰宇记》 卷120武龙县: “以邑界武龙山为名。” 北宋宣和元年 (1119) 改为枳县。南宋绍兴元年(1

  • 还珠亭

    在今广西合浦县东。《明一统志》卷82廉州府:还珠亭“在府城东。汉孟尝守合浦,去珠复还,后人慕其廉,建亭以表之”。

  • 东明县

    王莽改东昏县置,治所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东汉以后复名东昏县。西晋废。北宋乾德元年(963)复置,属开封府。金初移治今山东东明县南三十里东明集镇,属曹州。元属开州。明洪武初徙治云台集(在今东明县西十五里

  • 温宿岭

    亦名温秀岭。即今陕西礼泉县北五凤山,为礼泉、乾县和永寿三县界山。宋敏求 《长安志》 卷16: 温宿岭 “汉时温宿国人令居此地田牧,因以为名”。

  • 麻峡县

    元至元中置,属定远府。治所在今贵州麻江县北二里。明洪武十六年 (1383) 改置麻哈长官司。古县名。元至元年间置,治今贵州省麻江县。属顺元宣抚司。明时改麻哈州。

  • 蒲壮所城

    即今浙江苍南县南六十里蒲城乡。原为蒲门和壮士二千户所城,均为明洪武二十年 (1387)为防御倭寇而筑,后将壮士所并入蒲门所,遂改称蒲壮所。又称蒲壮寨。《清一统志·温州府》: 蒲壮寨“在平阳县东南九十里

  • 葛逻州

    唐贞观二十三年 (649) 以葛逻禄、悒怛二部置,初隶云中都督府,后改属呼延都督府。为羁縻州。当在今内蒙古巴彦淖尔盟境。唐羁縻州。《旧唐书·地理志》作“那吉州”。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以突厥葛逻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