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英吉沙县

英吉沙县

1913年改英吉沙尔厅置,属新疆喀什噶尔道。治所即今新疆英吉沙县。清祁韵士《西域释地》: “英吉谓新,沙尔城也。以新立此城名之。” 1930年属喀什噶尔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昆仑山系公格尔山东北麓、塔里木盆地西缘。属喀什地区。面积 4019 平方千米。人口22.9万。辖1镇、13乡。县人民政府驻英吉沙镇。英吉沙是由维吾尔语“英伊沙尔”的音译演变而来,是“新城”之意,因英吉沙城曾屡遭兵燹多次迁地新建。公元1000年喀拉汗国玉苏甫喀迪尔汗在英吉沙县托普洛克乡的木孜鲁克一带新建一座城堡,1009年建成后取名为“英伊沙尔”城。1835年英吉沙城迁今址。清光绪八年(1882年)置英吉沙直隶厅,属喀什噶尔道。1913年废厅设县。1949年属喀什专区,1955年直属南疆行政区,1956年复属喀什专区。1970年属喀什地区。地处于库山河、依格孜也尔两河的洪积平原,喀拉克山由西向东横贯全县,把全县分为南北两部分。境内海拔高度在 1212~1913 米之间,主要河流库山河和依格孜也尔河,是全县农作物灌溉的主要水源。属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农产小麦、玉米、棉花等,是中国色买提杏子主要产地,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以上。主要矿产有煤、石灰石、石膏、水晶、铜、铁、铅等。工业有采矿、电力、水泥、建材等。特色产品有英吉沙小刀、艺术彩陶、印花土布及土特产品色买提杏子、巴达木干果;还是“达瓦孜”民间艺术发祥地。315国道和县乡公路纵横县境。古迹有艾提尕美其特清真寺及代尔瓦孜美其特清真寺。


猜你喜欢

  • 陌城

    又名石头城、酒城、坛城。在今江苏吴江市北。《太平御览》 卷74引 《吴地记》 曰: “坛塘,一名陌城。夫差十二年,既杀子胥,后悔之,与群臣临江作塘,创设祭奠,百姓因以立庙。”

  • 桑泉水

    今名东汶河。出今山东蒙阴县西五女山,北流折东流至沂南县界入大沂河。《水经·沂水注》:“桑泉水北出五女山,……又东南径蒙阴县故城北……东南入沂。”

  • 祥顺山

    即今黑龙江省通河县东北祥顺乡。民国熊知白 《东北县治纪要》 黑龙江通河县: “县属祥顺山,距县市七十五里。”

  • 蒙姑镇

    即今云南巧家县南八十里蒙姑乡。1916年 《最新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图》: 巧家县南有蒙姑。“蒙姑” 系彝语 “呣咕” 的讹写,意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 海山庄

    即今台湾台北县西南树林镇驻地。清乾隆《台湾府志》 卷5 《坊里》: 淡水海防厅淡水保管下,有 “海山庄”。廖汉臣 《台北县的开发》 (见民国 《台湾省台北县文献丛辑》) 引张福寿 《树林乡土志》 云:

  • 单东革什咱安抚司

    亦名革什咱安抚司。清康熙三十九年 (1700) 置,属雅州府。在今四川丹巴县西北革什扎乡。宣统三年 (1911) 改流,属道坞委员。

  • 柔远州

    ①北宋改羁縻富州置,为羁縻州,属辰州。治所即今湖北来凤县。元至元三十年 (1293) 改为散毛洞蛮夷官。②元置,属怀德府。治所在今四川酉阳、黔江等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元史·英宗纪》: 至治二年(13

  • 双林寺

    原名中都寺。在今山西平遥县城西南十四里桥头村北侧。始建于北齐武平二年(571)。明代曾多次重修,现存建筑和塑像大都为明代遗物。有三进院落。除山门外,中轴线有天王殿、弥陀殿、大雄宝殿、佛母殿,两厢配有罗

  • 灵泉宫

    北魏离宫。在今山西大同市城北五十里方山脚下。《魏书·高祖纪》 载:太和三年(479)六月,“起文石室、灵泉殿于方山”。灵泉殿旁依灵泉池,后筑墙垣,成为灵泉宫。

  • 南沙河堡

    明置,在今辽宁鞍山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37辽东都司 “首山堡” 条下: “又南沙河堡,在司西南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