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范阳镇

范阳镇

唐方镇名。天宝元年 (742) 改幽州节度使置,为玄宗时边防十节度之一。治所在幽州 (今北京城西南隅)。辖境屡有变动,较长期领有幽、蓟、平、檀、妫、燕等州,约当今河北怀来、永清、北京市房山区以东和长城以南地区。安禄山即以范阳等三镇节度使起兵反唐。宝应元年 (762) 复名幽州节度使。


唐藩镇名。即幽州镇。唐先天二年(713年)为防御奚、契丹置幽州节度使,天宝元年(742年)改名范阳,为玄宗时边防十节度使之一。治幽州(今北京城西南隅)。辖境屡有变动,相当今河北省怀来、永清县和北京市房山区以东及长城以南地区。安禄山即以范阳等三镇节度使起兵反唐。宝应元年(762年)复改幽州节度使,兼领卢龙节度使,为河北三镇之一。其后长期割据。唐亡后刘守光为藩帅,遂建号称燕。五代梁乾化三年(913年)为晋所并,仍称卢龙节度使。


猜你喜欢

  • 宜兴千户所

    俗名小兴州。明洪武三年 (1370) 改宜兴卫置,后属大宁都司。治所在今河北滦平县东北十五里小城子。永乐元年 (1403) 废。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宜兴卫置,治今河北省滦平县东北。永乐元年(14

  • 平凉城

    十六国前秦置,为平凉郡治。治所即今甘肃平凉市。《晋书·苻登载记》:东晋太元十四年(389),前秦主苻登“进攻(姚)苌将吴忠、唐匡于平凉,克之,以尚书苻硕原为前禁将军、灭羌校尉,戍平凉”。即此。北周升为

  • 白石岭

    ①在今河北涞水县东。《资治通鉴》:唐长庆元年(821),朱克融以卢龙叛,“易州刺史柳公济败幽州兵于白石岭”。即此。②在今广东乐昌市北十五里。又名周山、宝山。唐沈佺期有《自乐昌泝流至白石岭下》诗。(1)

  • 上霄石

    在今江西庐山南。《水经·庐江水注》:“庐山之南有上霄石,高壁缅然与霄汉接连,秦始皇三十六年叹斯岳远,遂记为上霄焉。”

  • 小溪城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筑。即今江西大余县东北小溪。明曾迁赤石岭巡司于此。

  • 广宁前屯卫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属辽东都司。治所即今辽宁绥中县西南前卫镇。辖境相当今辽宁绥中县地。《明史·地理志》 广宁前屯卫:“西有麻子峪,有铁场。东南为山口峪,有盐场。”清初废。明洪武二十六年(13

  • 曹张镇

    北宋置,属夏县。在今山西夏县西北三十五里曹张村。

  • 昌都剌城

    即今新疆昌吉市。顾炎武 《天下郡国利病书》 卷117 《西域土地人物略》: 昆迷失 “其北有池,有昌都剌城”。

  • 沛溪场

    北宋置,属融州。在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西北。《寰宇记》卷166融州:沛溪场在“西北一百八十里。本融水县沛溪洞,以其偏远,输赋甚艰,故置场以便于民”。

  • 东阳郡

    ①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分会稽郡置,属扬州。治所在长山县(今浙江金华市)。以郡在金华山之阳、縠水之东而得名。辖境相当今浙江金华江、衢江流域各市县。南朝陈天嘉三年(562)改名金华郡。隋大业初及唐天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