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莱芜县

莱芜县

①西汉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南博山城东五十五里城子村。西晋废。《水经·淄水注》: 淄水 “东北流径莱芜谷,屈而西北流,径其县故城南。《从征记》 曰: 城在莱芜谷……旧说云: 齐灵公灭莱,莱民播流此谷,邑落荒芜,故曰莱芜”。

②唐长安四年 (704) 置,属兖州。治所在今山东莱芜市东北八十里文字城。《元和志》 卷10莱芜县: “齐灵公灭莱,莱人流播此谷,邑落荒芜,故曰莱芜。” 元和十五年 (820) 省入乾封县。大和元年(827) 复置。北宋属袭庆府。金改属泰安州,移治今莱芜市。明洪武初属济南府,二年 (1369) 改属泰安州。清属泰安府。民国初属山东济南道。1925年改属泰安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1947年初在此发生歼灭国民党军李仙洲部之莱芜战役。1983年改设莱芜市。


(1)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南城子村。相传春秋齐灵公灭莱,莱民流播此谷,邑落荒芜,故曰莱芜。属泰山郡。晋不改。南朝宋废。(2)古旧县名。武周长安四年(704年)置,治今山东省莱芜市东北南文字村。属兖州。后废。寻复置。北宋末属袭庆府。金移治今市。金、元、明属泰安州,清属泰安府。抗日战争期间曾分设莱芜、博莱、新甫三县。1983年撤销,改设莱芜市。


猜你喜欢

  • 上殷台县

    西汉置,属玄菟郡。治所即今吉林通化市。三国魏废。古县名。西汉元封三年(前108年)置,治今吉林省通化市。属玄菟郡。东汉废。

  • 琉璃井

    在今安徽来安县城内。《清一统志 · 滁州》: 琉璃井 “在来安县治后。泉极甘洁,虽旱不竭,以琉璃甃砌,水光夺目,投以瓦砾,声若笙簧,久之乃止”。

  • 沙河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属邢州。治所在今河北沙河市北二十里沙河城镇东一里。大业初属襄国郡。《元和志》卷15沙河县:“以沙河在县南五里,因以为名。”唐属邢州,五代晋开运元年(944)移治今沙河市北沙河

  • 驿前墟

    即今江西广昌县南驿前镇。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3: 广昌县南有驿前汛。

  • 南单台 (臺)

    即鹿台。在今河南淇县治。《水经·淇水注》: “ 《竹书纪年》 曰: ‘武王亲禽帝受辛于南单之台,遂分天之明。’ 南单之台,盖鹿台之异名也。”

  • 巴克什营

    即今河北滦平县西南六十里巴克什营镇。清置巴克什行宫。

  • 辅州

    西魏置,治所在淮阳郡 (今河南桐柏县境)。北周废。

  • 军阳山

    在今江西弋阳县南。《寰宇记》卷107信州弋阳县:军阳山“在县南三十里。昔有将屯兵于山阳,故名。唐贞元中出银、铁”。

  • 拜察山

    又名白岔山。或作奔盏山。蒙古语意为神山。在今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隆化县与内蒙古喀喇沁旗交界处。为西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源地。

  • 金梭岛

    又名海岛。在今云南大理市北洱海中。唐樊绰 《蛮书》 卷5载: “大釐 (理) 城……东南十余里有舍利水城,在洱河中流岛上。四面临水,夏月最清凉,南诏常于此城避暑。” 即在此岛。《清一统志·大理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