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关
亦名浦江关。明置,属松潘卫。即今四川松潘县南一百二十里镇江关乡。《明史·李应祥传》:万历间,番 “遂围蒲江关,砲毁雉堞”。清改名镇江关。
在今四川省松潘县东南镇江关乡。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松潘番民围蒲江关,即此。
亦名浦江关。明置,属松潘卫。即今四川松潘县南一百二十里镇江关乡。《明史·李应祥传》:万历间,番 “遂围蒲江关,砲毁雉堞”。清改名镇江关。
在今四川省松潘县东南镇江关乡。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松潘番民围蒲江关,即此。
在今山东新泰市西。《方舆纪要》 卷31新泰县: 和庄泉,“ 《志》 云,县境凡十四泉,俱西流,注于汶河”。
明正统八年 (1443) 置南甸宣抚司,治所在蛮干 (今云南梁河县东北四里九保街)。清乾隆四十二年 (1777) 迁治永安城 (今梁河县东北六里)。后迁遮岛 (即今梁河县治)。民国废。
在今云南保山市内。《方舆纪要》卷118保山县:上水河“在城内。又有下水河,源出九龙池及宝盖山箐,合流入城,贯穿委港而达于东河。东河亦曰郎义河,源出龙泉,流经郎义村合清水河,南入峡口洞”。集镇名。在山东
即今江西进贤县西南李渡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2:临川县西北有李家渡。
明置,属贵池县。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六十里长江东岸。《明史·地理志》 贵池县:有李阳河巡检司。《方舆纪要》卷27贵池县:李阳河,“《志》云,李阳河亦滨江要地也。宋德祐初,元兵犯池州,游骑至李阳河。今李阳驿
西晋改范阳郡置,属幽州。治所在涿县(今河北涿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北内长城以东、永清以西、容城以北和北京市房山区以南地区。北魏复改为范阳郡。西晋泰始元年(265年)改范阳郡置,治涿县(今河北涿州市)。辖
又名大孤山、壶山。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七十里。《元和志》卷21唐州慈丘县:“比水,出县东南大胡山。”《清一统志·南阳府一》 引《水经注》:“大胡山在沘阳东北三十余里,广员五六十里。张衡赋南都,所谓‘天封
在今陕西凤县北三里。南宋陆游 《观秋夜感旧》 诗: “往者秦蜀间,慷慨事征戍,猿啼鬼迷店,马嘶飞石铺。” 《方舆胜览》 卷69凤州: “鬼迷店在大㪚关下。”在今陕西省凤县东北。南宋陆游有
即郰。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南四十余里。《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集解》引孔安国曰: “陬,孔子父叔梁纥所治邑。”
①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4定州: “陵山在州西六十里。上多古帝王陵冢,因名。其相峙者曰庐山、飞山。”②在今河北满城县西南三里。《方舆纪要》 卷12满城县: 陵山 “山不甚高,相传古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