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蔚州

蔚州

北魏永安中以怀荒 (今河北张北县)、御夷(赤城县北) 二镇置,后移治今山西平遥县西北。北周移治灵丘县 (今山西灵丘县)。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六年 (623) 复置,寄治阳曲县 (今太原市北阳曲镇),次年移治繁畤县 (今繁峙县西),八年 (625)移治秀容县北恒州城 (今忻州市西北),贞观五年(631) 还治灵丘县,开元初移治安边县 (今河北蔚县,至德中改名兴唐县,五代梁开平中改名隆化县,后唐同光初复名兴唐县,辽又改名灵仙县)。1913年改为蔚县。唐开元后辖境相当今河北阳原、蔚县、涞源县及山西阳高、天镇、广灵、灵丘等县地。清时仅辖今蔚县。


(蔚yù) (1)北魏永安中以怀荒、御夷二镇置,后徙治今山西省平遥县西北。北周徙治灵丘县(今属山西)。隋大业二年(606年)省。唐武德六年(623年)复置。侨治阳曲县(即今山西太原市北阳曲镇),七年侨治繁峙县(今山西繁峙县西),八年又侨治恒州城(今山西忻州市西北),贞观五年(631年)破突厥,复故地,还治灵丘县。天宝初移治安边县(至德二载〔757年〕改兴唐县,五代梁开平二年〔908年〕改隆化县,唐同光初复兴唐县,晋初改为灵仙县,即今河北蔚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灵丘、广灵、天镇及河北省蔚县、阳原、涞源等地,辽始有缩小。1913年省州改为蔚县。(2)西魏大统六年(540年)置,治今甘肃省合水县西华池。北周废。


猜你喜欢

  • 飞来峰

    一名灵鹫峰。在今浙江杭州市西灵隐寺前。宋《淳祐临安志》卷8“武林山”条引晏殊《舆地记》:“晋咸和元年,西天僧慧理登兹山,叹曰:‘此是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故名。峰下有玉乳、龙泓诸洞,

  • 板桥山

    在今甘肃礼县南九十里。明置巡司于此。

  • 征 (徵) 祥港镇

    又名惩洋港镇。即今江苏射阳县西北二十八里通洋乡。旧属阜宁县。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阜宁县: “征祥港镇在城东六十里。” 地居通洋港畔,故名。

  • 虎头山关

    在今广东东莞市西南海中大虎山岛。《明史·地理志》 东莞县: “西南有虎头山关,洪武二十七年置。”

  • 奉义军

    唐方镇名。贞元十五年 (799) 置安黄节度使。十九年 (803) 赐名奉义军。治所在安州 (今湖北安陆市)。辖境相当今湖北黄州、麻城二市以西,广水、应城二市以东,长江和孝感市以北地。元和元年 (80

  • 嘉会县

    北宋政和四年 (1114) 置,为亨州治。治所在今四川理县东北一百四十里桃坪乡古城。一说今汶川县西北二十里。宣和三年 (1121) 废为砦,属威州。后废。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置,治今四川省汶川县

  • 苟堂集

    即今河南新密市东南三十八里苟堂乡。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3: 咸丰七年 (1857) 十一月,“马队追贼至密县之苟堂集”。

  • 草庵石刻

    在今福建晋江市南罗山乡苏内村北。草庵依崖而筑,原为草构,元代时改为石筑仿木建筑结构。庵面宽三间,单檐歇山顶。庵内崖壁上圆拱形佛龛,内雕摩尼光佛一躯,像高1.5米,宽0.8米。其背光雕出光焰四射的纹样,

  • 神威军

    唐天宝七载 (748) 置,在今青海海晏县西。《新唐书·哥舒翰传》: “筑神威军青海上”,以备吐蕃。至德初,陷于吐蕃。唐天宝七载(748年)哥舒翰置,在今青海省海晏县西。

  • 三湖镇

    一名沙湖镇。即今江西新干县北赣江西岸三湖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6新淦县:“自界埠登舟顺流……至三湖圩。”(1)在江西省新干县北部、赣江西岸。面积48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三湖,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