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甲山
在今福建龙海市东南,海澄镇西。《方舆纪要》 卷99海澄县: 虎甲山 “在县 (治今海澄镇)西一里。俗名美山。巉岩盘踞”。
在今福建龙海市东南,海澄镇西。《方舆纪要》 卷99海澄县: 虎甲山 “在县 (治今海澄镇)西一里。俗名美山。巉岩盘踞”。
明置,即今四川名山县东北四十里百丈镇。《方舆纪要》卷72名山县:百丈马驿“在县东北。即故百丈县治”。
在今山西盂县北。《方舆纪要》卷40盂县“牧马水”条下:“龙化河在县北四十五里,一名兴龙泉。北流至榆枣关口,入于滹沱。”
清光绪十年 (1884) 设,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市东北额尔古纳河东岸温河村。
即今河南永城市西南四十里马桥乡。清光绪《永城县志》卷15《灾异志》: 同治元年(1862)十二月,“僧王亲攻马村桥”。民国初置县佐于此。
即今内蒙古巴林右旗驻地。清初以来为巴林右旗驻地。乾隆十九年(1754)迁治今巴林右旗北五十里沙巴尔台苏木。1912年复迁回大板镇。“大板”,蒙古语称“伊和板生”,意为大房子。(1)在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
在今河北邢台市西北七里。《寰宇记》卷59龙冈县:石井冈在“县西北七里。一名龙冈。《水经》云:蓼水出襄国石井冈, 冈上有井,大如车轮,隋《区宇图志》云:光武营军时所凿”。
在今海南省琼海市东北。《清一统志·琼州府一》:多异岭“在会同县东一十里。数山相连。中多怪石。上有井,祷雨辄应”。
①北周武成元年(559)改苌平县置,为王屋郡治。治所在今河南济源市西五十八里王屋乡。《寰宇记》卷5王屋县:“《古今地名》云,王屋山状如垣形,故以名县。”隋属河内郡。唐武德初改为邵伯县。显庆二年(657
元至元中置,属马湖路。治所在今四川屏山县西九十里平夷场。明属马湖府。清雍正五年(1727)属叙州府。后废。
亦名黄江。指今越南红河下游。元黎崱《安南志略》卷1:“大黄江,至元甲申,官军破安南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