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江苏泗洪县西北马公店。旧属泗县。1912年《安徽省全图》:泗县东有马公店。
本名利胜桥。又名吴江长桥。在今江苏吴江市东吴淞江上。北宋朱长文 《吴郡图经续记》 卷中: 垂虹桥 “庆历八年县尉王廷坚所建也。东西千余尺,用木万计。萦以修阑,甃以净甓,前临具区,横截松陵,湖光海气,荡
亦名羌垒。在今河北枣强县东南。《水经·淇水注》: “清河北径广川县故城南……水侧有羌垒,姚氏之故居也。” 《资治通鉴》: 东晋咸和八年 (333),石虎 “以羌帅姚弋仲为奋武将军、西羌大都督,使帅其众
春秋楚邑。在今河南息县东长陵乡西。《左传》:哀公十六年(前479),楚大子建之子曰胜,在吴。楚令尹子西召之,“使处吴竟为白公”。杜注:“白,楚邑也,汝阴褒信县西南有白亭。”(1)古邑名。春秋楚邑。在今
在今广东阳春市北西山河。《舆地纪胜》卷98南恩州: 博学水 “在阳江 (春) 县西北霜黄山下,至博学村南入勤州水”。《方舆纪要》 卷101阳春县: 博学水在 “县西北百二十里。源出霜山。……博学水东南
在今四川仪陇县东六十里斗子山。《舆地纪胜》 卷188蓬州: 李特读书台 “在斗子山,李特微时尝隐是山,妇人侯氏归之,昼侍几砚,夜直灯烛,后特以妇为妃,故镇初名贤妃”。
一名秦岭。即今河南济源市西五十里秦岭山。北周、北齐分界处,为双方攻守要地。《周书·杨㯹传》:西魏大统十二年(546),“及齐神武围玉壁,别令侯景趣齐子岭”。《周书·武帝纪》:建德五年(5
①北周武成二年(560)改垫江县置,为巴郡及楚州治。治所即今四川重庆市。《元和志》卷33巴县:“阆、白二水东南流,曲折如巴字,故谓之巴,因以为名。”隋开皇初为渝州治,大业三年(607)为巴郡治。唐武德
唐贞观元年 (627) 置,因在黄河之南,故名。辖境约当今山东、河南二省黄河故道以南 (唐河、白河流域除外),江苏、安徽二省淮河以北地区。开元二十一年 (733) 分置采访处置使,治所在汴州(今河南开
一名人鲊瓮。在今湖北秭归县西北归州镇西二里。南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下:“未至(归)州数里,曰叱滩,其崄又过东奔(滩)。”《舆地纪胜》卷74归州:叱溪“在秭归县。《旧经》云,水石相激如喷咤之声,一名人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