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唐武德三年 (620) 析郃阳县置,属西韩州。治所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南四十里夏阳村。乾元三年 (760) 改名夏阳县。同年又改朝邑县为河西县,属河中府。治所即今陕西大荔县东朝邑镇。大历五年(770)
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21定番州:执笏山“在(大龙番长官司)司治南,其相近者曰挂榜山”。
即今山东莱西市东北三十六里河头店镇。旧属莱阳县。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莱阳县西北有河头店。
隋开皇十九年(599)置,属庸州。治所在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东北。大业初属巴东郡。唐武德四年(621)为务州治,贞观四年(630)改为思州治。天宝初为安夷郡治。乾元元年(758)复为思州治。五代废。
在今山西天镇县北四十八里保平堡村。《方舆纪要》 卷44大同府: 保平堡 “嘉靖二十五年设,隆庆六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嘉靖三十七年,寇由此入犯,亦备御要地”。
又作浊鹿山。在今河北涿鹿县东南四十里。《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 “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集解》 引服虔曰: “涿鹿,山名。” 张晏曰:“涿鹿在上谷。” 即此。古山名。又作浊鹿山。在今河北省涿鹿县东
明宣德三年 (1428) 筑,在今河北蔚县东南五十五里黑石岭村。清设把总驻此。
在今广东英德市北。《清一统志·韶州府》 “高桥营”条: 高坡营 “在县北江东岸……均防江要地”。
今蒙古国西南拜德拉格河注入之本察干湖。《魏书·蠕蠕传》:北魏太平真君十年(449)伐吐贺真,“高凉王那出东道,略阳王羯儿出中道,与诸军期会于地弗池”。
①金置,属虹县。即今安徽泗县北屏山镇。《金史·地理志》 讹作千仙镇。②即今广东高州市东北长坡镇南旧城。明、清置巡司于此。③即今广西平南县南一百二十里平山镇,与容县接界。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平南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