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江
四川沱江别称。指今流经资阳、资中、内江等市县之河段。《寰宇记》 卷76内江县: “资江,按《郡国志》 云: 内江县有水,深百丈,实群川总会之所。” 《明史·地理志》 资县: “南有珠江,即雒江也,东流为资江。”
四川沱江别称。指今流经资阳、资中、内江等市县之河段。《寰宇记》 卷76内江县: “资江,按《郡国志》 云: 内江县有水,深百丈,实群川总会之所。” 《明史·地理志》 资县: “南有珠江,即雒江也,东流为资江。”
西藏古代族部名。地在今西藏年楚河流域的江孜等地。藏文史籍 《敦煌吐蕃文书》 载: 在娘若香堡地区,首领是隆玛的仲察。娘若香堡在隋、唐以前曾杀死悉补野部落首领并占据其地,后为吐蕃所灭。
在今云南绥江县东,梅尼溪注入金沙江处。明置巡司于此。
公元前206年秦既亡,项羽分天下王诸侯,以梁、楚地九郡自立为西楚霸王。《史记·项羽本纪》、《汉书·项籍传》 皆不详九郡之目, 自古考史者不一其说,当以姚鼎《项羽王九郡考》之说为是。计梁地两郡:砀郡、东
①唐先天元年 (712) 避李隆基讳改隆阳县置,为南州治。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綦江北岸。北宋皇祐五年 (1053) 属渝州,熙宁七年 (1074)废。②北宋元丰元年 (1078) 置,为南平军治。治所在
一作阳武峪堡。在今山西原平市西北二十五里阳武村。《方舆纪要》卷40崞县:扬武峪口堡“堡西又有扬武上下关”。
即镇头集。今河北石家庄市西南十里振头乡。
又名沪渎城、袁山松城。东晋时的海防要垒。故址在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旧青浦西。《晋书·虞潭传》:东晋咸和中,“修沪渎垒,以防海沙”。又《孙恩传》:隆安四年(400),“吴国内史袁山松筑扈渎垒,缘海备恩”。
在今云南昆明市东郊。明永乐二年(1404)置土巡检司于此。
唐显庆三年(658)以西突厥葛逻禄踏实部置,属北庭都护府。在今哈萨克斯坦东北斋桑泊一带。8世纪前期废。
北宋置,属延安府。当在今陕西延安市北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