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阪
在今陕西洋县东二十里龙亭山。《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建兴八年(230),魏司马懿等欲攻汉中,“丞相(诸葛)亮待之于城固、赤阪”。即此。
即今陕西省洋县东龙亭山。三国魏太和四年(230年),曹真、司马懿等分道攻汉中,蜀汉诸葛亮据守于此。
在今陕西洋县东二十里龙亭山。《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建兴八年(230),魏司马懿等欲攻汉中,“丞相(诸葛)亮待之于城固、赤阪”。即此。
即今陕西省洋县东龙亭山。三国魏太和四年(230年),曹真、司马懿等分道攻汉中,蜀汉诸葛亮据守于此。
即今江西湖口县南皂湖。《方舆纪要》卷85九江府湖口县:皂湖“聚群川之水入彭蠡湖。旁有巨石,色黑如铁,因名。支流为土目湖,接都昌县界,商贾舟楫,道皆出此”。
即今湖南津市市。《清一统志·澧州二》:津市,“顺治初,州尝寄治于此,有州判”。1950年于此置津市市。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位于尹庆群礁西部。为一环礁。东北至西南长8公里,宽2.5公里。中国渔民向称大弄鼻,因该环礁形似鼻孔,海南俗语称窿鼻,与弄鼻同音,故名。1935年公布名称为西零丁礁。1947年改名
一作太谷。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张衡《东京赋》:“太谷通其前。”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置关于此。《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 注引《魏氏春秋》载曹植诗:“大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晋潘岳《闲居赋》:
即今山西阳城县东润城镇。《清一统志·泽州府》 “刘善堡” 条下: 润城堡 “明末乡人所立,以捍‘流寇’”。
清光绪八年 (1882) 置,属甘肃省。治所在额里齐城 (今新疆和田市)。辖境相当今新疆和田市及和田、墨玉、于田、洛浦、民丰等县地。十年 (1884) 属新疆省。1913年改为和阗县。1959年改名和
自今湖南郴州市北许家洞至资兴煤矿。长48公里。为粤汉铁路支线。1936年建成。
1911年改炉霍屯置,属登科府。治所在今四川炉霍县西南下街 (旧炉霍城)。1912年改为炉霍县。
在今江苏吴江市南。《方舆纪要》 卷24苏州府吴江县: 莺脰湖 “在县南四十里。湖之上流,纳烂溪、荻塘诸水,出平望安德桥,汇流成湖,形如莺脰,故名。亦曰莺斗湖。南达汾湖,北接太湖”。
①在今河北昌黎县南,滦河支流由此入海。《方舆纪要》 卷17昌黎县: “ 《志》 云,县南三十里又有甜水河,亦流入于七里滩。”②在今甘肃通渭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36巩昌府通渭县: 甜水河在 “城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