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鼋河
即今河北邯郸市北输元河。《方舆纪要》卷15邯郸县: “输鼋河在县西北二十里。或云,洺河支流也。其水秋夏之交,散注田畴,或抵城下,与沁水同流。相传元至正间有龙鼋斗于泽中,龙胜而鼋负,因名。”
即今河北邯郸市北输元河。《方舆纪要》卷15邯郸县: “输鼋河在县西北二十里。或云,洺河支流也。其水秋夏之交,散注田畴,或抵城下,与沁水同流。相传元至正间有龙鼋斗于泽中,龙胜而鼋负,因名。”
在今湖南辰溪县南三十里。《清一统志·辰州府二》:山塘驿“有集。旧有驿丞。今裁”。
在今台湾省宜兰县南。《清史稿·地理志》 台北府:“加礼远港”等“并在宜兰县南,俱入于海。”
一作蜉蝣岛。即今山东莱州市西北海中芙蓉岛。《元和志》 卷11掖县: 浮游岛 “在县西北四十里。遥望岛中海中,若蜉蝣然,故名”。
本兰皋戍,后改为皋兰镇,在今甘肃康县西。《新唐书·地理志》 阶州: “本武州,……景福元年更名,治皋兰镇。” 即此。北宋属将利县。
在今江苏溧阳市西南。宋 《景定建康志》卷18: 黄山湖 “在溧阳县西南三十七里黄山下,周回五里”。
即彭亡山。今四川彭山县东北十里仙女山。《续汉书 ·郡国志》: 武阳有彭亡聚。刘昭注:“ 《南中志》 曰: 县南 (北) 二十里彭望山。”
1913年改下江厅置,属贵州镇远道。治所即今贵州从江县西下江镇。以在榕江下游而得名。1923年直属贵州省。1958年撤销,并入榕江县。旧县名。1913年由下江厅改置,治下江(今贵州从江县西下江镇)。1
即今福建永泰县西嵩口镇。明置巡司于此。(1)在福建省永泰县西南部、大樟溪上游。面积250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嵩口,人口1060。处高山下,大漳溪、长庆溪汇合口,故名。1958年设嵩口公
在今河北无极县西。《方舆纪要》 卷14无极县: “虚粮冢在县西二十五里,有阜数十,俱高丈余。相传昔时为虚粮诳敌处。”
唐羁縻都护府名。显庆二年 (657) 分西突厥东部地置,属安西都护府。管辖碎叶以东五咄陆部,辖境约当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以东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及伊犁河流域一带。垂拱后徙废。长安后,地属北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