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隆州
南宋改迁隆镇置,属邕州。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东那堪乡迁隆村。元属思明路。明洪武初降为迁隆峒。
南宋以迁隆镇改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东迁隆峒。明初降为迁隆峒。
南宋改迁隆镇置,属邕州。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东那堪乡迁隆村。元属思明路。明洪武初降为迁隆峒。
南宋以迁隆镇改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东迁隆峒。明初降为迁隆峒。
即今江苏大丰县西南白驹镇。旧属兴化县,产盐。为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故里。《明史·河渠志六》:万历二十三年(1595),总河尚书杨一魁言:“黄水倒灌,正以海口为阻。分黄工就,则石口
即今陕西渭南市东北十五里信义乡。清《乾隆内府舆图》: 渭南县东北有信义镇。在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中部。面积434.4平方公里。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信义,人口1400。1949年属离石县五区,195
东周属邑。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南。《左传》: 昭公二十六年 (前516),“ (周敬) 王次于萑谷”。古邑名。春秋邑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本名黄亭镇。即今福建武夷山市南七十里兴田镇。清置兴田驿于此。
北齐时建。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南城宫内。《邺中故事》 曰: “齐武成高湛,河清中,以后宫嫔妃稍多,椒房既少,遂拓破东宫,更造修文、偃武二殿及圣寿堂。”
即厓山。 在今广东新会市南。 元陈 《通鉴续编》 卷24: 祥兴二年 (1279) 春正月,“帝在厓山,大元兵张弘范袭厓山,张世杰力战御之”。《方舆纪要》 卷101新会
在今湖北谷城县西南。《方舆纪要》卷79谷城县:干汊河在“县西南三里。或以为即汛水也。……今故流渐堙。汉江水涨,则干汊河与古洋河相通,水落则干,因名”。
在今福建永安市南。《方舆纪要》 卷97永安县: 蜂口隘在 “县南四十里”。
即今广东惠东县治平山镇。原为平山驿,清雍正八年(1730)于此置平山巡司。1958年改设惠东县。
西汉置,属上郡。治所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南。东汉末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西南。属上郡。东汉末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