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夏、西周方国。在今山东莱州市西北。《左传·襄公四年》:寒浞“处浇于过”。杜注:“东莱掖县北有过乡。”《史记·夏本纪》 正义引《括地志》:“故过乡亭在莱州掖县西北二十里。”


古国名。猗姓。寒浞封其子浇于此,后为夏少康所灭。在今山东省莱州市西北。《左传》襄公四年(前569年):寒浞“处浇于过”,“少康灭浇于过”。杜预注:“东莱掖县北有过乡。”《括地志》:“故过乡亭在莱州掖县西北二十里,本过国地(也)。”


猜你喜欢

  • 义川县

    ①西魏大统三年(537)置,为义川郡治。治所在今陕西宜川县东北郭下村。北周改名丹阳县。隋开皇初复名义川县,为丹州治。大业初属延安郡。唐永徽二年(651)移治赤石川(即今宜川县),为丹州治。天宝元年(7

  • 成武县

    秦置,属东郡。治所即今山东成武县。西汉属山阳郡。东汉属济阴郡。南朝宋改为城武县。隋复改成武县,为戴州治。大业初属济阴郡。唐属曹州。五代唐属单州。元属曹州。明复改城武县。1958年复名成武县。在山东省西

  • 小岩山

    在今贵州从江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21黎平府西山阳洞长官司:“小岩山亦在司(今西山镇)北,与大岩山相连。”

  • 巴燕戎格厅

    清乾隆九年(1744)置,属西宁府。治所在摆羊戎(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清一统志·西宁府二》:巴燕戎格厅“其地番回杂居,水草丰美,可垦荒地四十余里。九年增设通判分驻”。1913年改为巴戎县。

  • 杨泗庙

    即今陕西镇安县西杨泗乡。清光绪《镇安乡土志》卷下:城西有杨泗庙。

  • 太平府

    ①元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改太平路置,明初直隶南京。治所在今安徽当涂县。辖境相当今安徽马鞍山、当涂、芜湖、繁昌等市县地。清顺治二年(1645)属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属安徽布政使司。191

  • 河底镇

    即今河南洛宁县东北河底乡。民国 《洛宁县志》 卷1: “河底镇,在城东北六十里。”(1)在山西省阳泉市郊区北部。面积102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河底,人口 4000。 因处古金水湖底部,故名

  • 刘台庄

    即今河北昌黎县南四十里刘台庄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9昌黎县图:南有刘台庄。

  • 许昌县

    ①三国魏黄初二年(221)改许县置,为颍川郡治。治所在今河南许昌市东三十六里古城。为五都之一。东魏天平元年(534)移治今许昌市东北五十一里许田,为许昌郡治。隋属颍川郡。唐属许州。五代唐改为许田县。②

  • 建邺县

    即建业县。治所在石头城 (今江苏南京市清凉山)。西晋太康元年 (282) 改 “业” 为 “邺”。建兴元年 (313) 因避愍帝讳,改名建康。古县名。西晋太康三年(282年)分秣陵县淮水(今秦淮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