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西府
元大德元年 (1297) 于蒙阳甸置通西军民总管府,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缅甸掸邦北部孟音。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后废。
元大德元年 (1297) 于蒙阳甸置通西军民总管府,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缅甸掸邦北部孟音。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后废。
清乾隆二十五年 (1760) 筑,在今新疆阜康市。四十一年 (1776)置阜康县于此。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以准噶尔图古特部游牧之地建,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四十一年改设县。
即今广西全州县东北七十里庙头镇。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全州图: 东北有庙头塘。
①在今山西五台县五台山东台楼观谷。明成化中建。有清康熙、乾隆帝书额。②在今辽宁沈阳市大南街永德里6号。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 (1684)。后经多次重修。寺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寺前为天王殿。院内为大雄宝殿
元置,即今福建建瓯市南四十里太平街。元置,即今湖南省汨罗市东北大荆。明废。
在今浙江永康市东南十八里里溪寨。明置巡司于此。后废。
唐天宝元年(742)改笼州置,治所在武勤县(今广西扶南县)。辖境相当今广西扶绥县大部及崇左、上思二县部分地。乾元元年(758)复为笼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笼州置,治武勤县(今广西扶绥县)。辖境同
又作秃鲁兀。元置,在今朝鲜咸镜南道端川西十三里旧城。元 《析津志》 天下站名: “阿剌可失列百四十 (里) 端州。” 清废。
即双流镇。今吉林洮南市。清光绪三十年(1904)置洮南府于此。1913年改为洮南县治。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2:洮南县治“土名双流镇(原名沙碛茅土),当洮儿河南岸”。即此。
亦名四望溪,又名应灵水。即今四川乐山市东南茫溪河。《寰宇记》卷74平羌县:“四望水在县东南六十里。源出陵州仁寿县界,来经县界合大江。”《明史·地理志》犍为县:“东有大江,东北有四望溪流入焉。”
东晋明帝司马绍陵墓。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鸡笼山南麓。《元和志》 卷25上元县: 明帝绍武平陵 “在县北六里鸡笼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