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邓塞

邓塞

在今湖北襄樊市东北。西晋陆机《辨亡论上》:“魏氏尝藉战胜之威,率百万之师,浮邓塞之舟。”《水经·淯水注》:“浊水又东径邓塞北,即邓城东南小山也。方俗名之为邓塞。昔孙文台破黄祖于其下。浊水东流注于淯。淯水又南径邓塞东。”即此。


在今湖北省襄樊市东。“邓城东南小山也,方俗名之为邓塞。”(《水经注·淯水》)东汉末孙坚破黄祖于此塞下。三国魏常于此治舟舰以伐吴,陆士衡表称“下江、汉之卒,浮邓塞之舟”,即此。


猜你喜欢

  • 盛乐郡

    北魏永熙中侨置,属云州。治所在归顺县(今山西文水县东南三十八里云周村,一说在今山西祁县东)。后废。北魏永熙中置,治归顺县(今山西祁县境,一说在文水县东)。辖境相当今祁县、文水县等一带。后省。

  • 万工堰

    ①亦名官渠。在今四川彭州市西南十七里蒲阳河上。《元史·河渠志三》:“外江东至崇宁,亦为万工堰。堰之支流自北而东为三十六洞,过清白江堰,东入于彭、汉之间。”《明史·河渠志》:天顺二年(1458),“修彭

  • 长台关

    一名长乐关。即今河南信阳县西北五十一里长台关乡。明置巡司于此。附近有长台古渡。旧为信阳“八景之一”。集镇名。在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中北部。长台关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800。南北朝称栎城,明代因有一自然

  • 顿多城

    唐安西都护府辖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东南伊什特克附近。《新唐书·地理志》 引贾耽 《四夷路程》: “度拔达岭又五十里至顿多城,乌孙所治赤山城也。”

  • 真珠河

    即今中亚锡尔河上游纳林河 (在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境)。《新唐书·西域传》:石国 “西南有药杀水,入中国谓之真珠河,亦曰质河”。古水名。又称质河。即今吉尔吉斯斯坦锡尔河上流纳伦河。

  • 麻林峒

    即今湖南新宁县西北四十二里麻林瑶族乡。清光绪 《湖南通志》 卷1新宁县图: 县西北有麻林峒。

  • 斜城

    又名斜谷城。即今陕西眉县。《元和志》 卷2郿县: “斜谷城,城南当斜谷,因以为名。” 《方舆纪要》 卷55郿县: 斜城 “城北去渭水里许。宇文周保定中筑,置云州于此,建德中废”。

  • 柱邦站

    明置,在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东堆峰屯。明《辽东志》 卷9: 海西东水陆城站有 “柱邦站”。

  • 依兰喀喇

    即今黑龙江省依兰县。《清史稿·地理志》 依兰府: “清初称依兰喀喇。”

  • 御谋城

    北宋崇宁三年 (1104) 筑,属延安府。在今陕西子长县西安定镇西北一百五里。金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