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春秋时鲁邑。有二: (1) 在今山东郓城县东十六里。亦称西郓。《春秋》: 成公四年 (前 587),“冬,城郓”。《左传》: 成公十六年 (前575),“九月,晋人执季文子于苕丘。公还,待于郓”。杜注:“郓,鲁西邑。东郡廪丘县东有郓城。” (2) 在今山东沂水县东北。《春秋》: 文公十二年 (前615),“季孙行父帅师城诸及郓”。又,成公九年 (前582),“楚公子婴齐帅师伐莒。庚申,莒溃。楚人入郓”。鲁襄公十二年 (前561),“莒人伐我东鄙,围台。季孙宿帅师救台,遂入郓”。《左传》: 昭公元年 (前541),“季武子伐莒,取郓”。皆此。故 《左传》 称: “莒、鲁争郓,为日久矣。” 《寰宇记》 卷23沂水县下引《十三州志》 说: “有东、西二郓。鲁昭公所居者为西郓,在兖州东平郡是也; 莒与鲁所争为东郓,即此县是也。”


古邑名。春秋鲁邑,其地有二:一在今山东省沂水县北。鲁文公十一年(前616年),季孙行文率军所筑。鲁、莒屡次争夺,后属莒,称东郓;一在今山东省郓城县东。鲁成公三年(前588年)鲁成公所筑,称西郓。


猜你喜欢

  • 临戎县

    ①西汉置,属朔方郡。治所在今内蒙古磴口县北布隆淖乡西南五里古城。东汉为朔方郡治。东汉末废。《水经·河水注》: “河水东北径三封县故城东,汉武帝元狩三年置。《十三州志》 曰: 在临戎县西一百四十里。”

  • 木骨都束国

    故地在今非洲东岸索马里之摩加迪沙一带。《明史·外国传七》:“木骨都束, 自小葛兰舟行二十昼夜可至。永乐十四年遣使与不剌哇、麻林诸国奉表朝贡,命郑和赍敕及币偕其使者往报之。后再入贡,复命和偕行,锡王及妃

  • 兰陵县

    ①战国楚置,治所即今山东苍山县西南四十五里兰陵镇。秦属东海郡,南朝宋省入丞县。北魏复置,属兰陵郡。北齐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属徐州。大业初又废。②东晋太兴初侨置,为兰陵侨郡治。治所在今江苏武

  • 北陈郡

    北齐置,治所在今安徽合肥市西。隋开皇初废。南朝梁置,治长平县(今安徽寿县境)。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寿县一带。或说北齐置,治今安徽省合肥市。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合肥、肥东、肥西等市县地。隋开皇初废。

  • 埕口

    即今山东无棣县东北埕口乡。民国 《无棣县志》 卷1: 埕口 “在县东北境九十里鬲津河东岸”。

  • 夏绥

    唐方镇名。贞元三年 (787) 置,治所在夏州 (今陕西靖边县西北白城子)。领夏、绥、银三州。元和九年 (814) 增领宥州。中和二年 (882) 号定难军。唐方镇名。贞元三年(787年)置,治夏州(

  • 利松嘛巴

    在今西藏类乌齐县东北,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清《西藏图考》卷5:利松嘛巴族、勒达克族、多嘛巴族“均百长一员,住牧朱特地方”。朱特今名珠托。

  • 阿由勒哈庙

    即今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西北阿优勒海。本世纪40年代始为浩齐特右翼旗驻地。“阿由勒哈”,蒙古语意为沟道口。

  • 米州

    ①唐武德七年(624)以靖州改置,治所在高安县(今江西高安县),旋又改为筠州。八年(625)废。②唐贞观五年(631)置,治所在米川县(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西黄河南岸)。辖境相当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

  • 上犹江

    旧名益浆水。亦名县前水。即今江西上犹县南上犹江。《清一统志·南安府》:上犹江“旧名益浆水。源出湖南桂阳县,东流径崇义县北,又东经上犹县南,亦名县前水。又东至南康县东北界会章江”。又称犹水。章水支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