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郿县

郿县

①战国秦置,属内史。治所在今陕西眉县东十五里渭河北岸。西汉属右扶风,右辅都尉驻此。三国魏属扶风郡。北魏太平真君六年 (445) 改名平阳县。西魏改为郿城县。北周天和三年 (568) 改为周城县。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为渭滨县,大业二年(606) 复改渭滨县为郿县,属岐州。治所不变。三年属扶风郡。义宁二年 (618) 为郿城郡治。唐武德三年 (620) 移治今眉县,属稷州。七年改属岐州。至德后属凤翔府。金贞祐四年 (1216) 属恒州。元初升为郿州。至元元年 (1264) 复为县,属奉元路。明还属凤翔府。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64年改为眉县。

②南朝宋侨置,属扶风侨郡。治所在今湖北谷城县境。梁废。


古旧县名。战国秦置,治今陕西省眉县东渭河北岸。西汉属右扶风,为右辅都尉治。三国魏属扶风郡。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年)改为平阳县,西魏改为郿城县,北周天和三年(568年)废入周城县,移周城县治于此。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渭滨县,大业二年(606年)复改为郿县。仍属扶风郡。唐武德三年(620年)移治今眉县。属岐州,后属凤翔府。元属奉元路。明、清仍属凤翔府。1964年改名眉县。


猜你喜欢

  • 长城岭

    ①在今山东章丘市南,接莱芜市界。《方舆纪要》卷31章丘县:长城岭,“《志》云:岭间有古长城,昔齐宣王所筑,以御楚寇,西接平阴,东距大海”。②在今山东安丘市西南八十里。《水经·汶水》:“汶水出朱虚县泰山

  • 仙人洞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北六里仙人洞村。顾炎武《昌平山水记》卷上:“中口北一里有仙人洞,洞在山麓, 可容二百许人。洞口向东,从石梯而下,石皆倒垂奇怪,下为平地。洞内西北有一门,皆石槎牙而成,近门上有一大石钟

  • 京张铁路

    从北京丰台至河北张家口市,系京绥线的一段。全长201公里。由詹天佑主持修筑,清光绪三十一年 (1905) 动工,宣统元年 (1909) 竣工。旧铁路名。从北京丰台到河北省张家口。全长201千米。190

  • 底米河

    又作底济密河。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北。清 《乾隆内府舆图》: 黑龙江口南有“底米必拉”。光绪 《吉林通志》 卷23: 底济密河“在察哈玛河北,东入海”。

  • 便县

    西汉置,属桂阳郡。治所即今湖南永兴县。以郴水支流便水而得名。东晋省入郴县。陈永定三年(559) 复置,隋又废。古县名。西汉高帝分郴县置,治今湖南省永兴县。属长沙国,后属桂阳郡。惠帝元年(前194年)封

  • 永丰山

    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永丰县:永丰山,“《志》云,永丰山形如石囷,下瞰溪流。旧传山生石乳,赤则岁旱, 白则年丰,因名永丰”。《清一统志·广信府一》:永丰山“在广丰县西南二十五里”

  • 大陂

    在今广东湛江市东北。清时设把总驻防。

  • 罗伦江

    今老挝甘蒙省境南通河上源。《新唐书·地理志》: “行至棠州日落县,又经罗伦江及古朗洞之石蜜山。”

  • 沙镇

    ①北魏太和十二年(488)置,治所在蒲子城(今山西隰县)。辖境相当今山西汾阳、孝义、灵石、蒲县、乡宁、岚县、五寨等县以西地。孝昌时移治西河县(今山西汾阳县)。北齐改南朔州。唐武德三年(620)又以浩州

  • 八里水铺

    即今贵州遵义县(南白镇)北八里水镇。清道光《遵义府志》卷6遵义县:八里水在“城南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