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斗
(1)集镇名。在吉林省通化县中部。金斗朝鲜族满族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320。原名金斗伙洛,满语意为“敞亮的山沟”,简称今名。产玉米、稻及人参。有人参加工、橡胶、榨油等厂。201国道经此。(2)村名。在吉林省蛟河市区北部。属新站镇。人口500。清咸丰元年(1851年)建金斗观,后成屯名。有果树园。吉林市长白山葡萄酒厂原料试验场设此。蛟榆公路经此。
(1)集镇名。在吉林省通化县中部。金斗朝鲜族满族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320。原名金斗伙洛,满语意为“敞亮的山沟”,简称今名。产玉米、稻及人参。有人参加工、橡胶、榨油等厂。201国道经此。(2)村名。在吉林省蛟河市区北部。属新站镇。人口500。清咸丰元年(1851年)建金斗观,后成屯名。有果树园。吉林市长白山葡萄酒厂原料试验场设此。蛟榆公路经此。
古港名。故址即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之马六甲。在新加坡未开埠前,为马来半岛最重要商港。元汪大渊《岛夷志略》:无支拔“在阚麻罗华之东南,石山对峙,民垦辟山为田,鲜食,多种薯”。《新唐书·南蛮列传下》 “瞻博
即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西北普安镇。清康熙二十一年 (1682) 置普安土千总。
隋大业初置,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陕县老城。《隋书·地理志》 河南郡陕县:“大业初(陕)州废,置弘农宫。”《隋书·杨玄感传》:“玄感遂释洛阳,西图关中……至弘农宫。”唐改名陕城宫、避暑宫、芳桂宫。弘道元年
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升阿干堡置,属兰州。治所即今甘肃兰州市南阿干镇。蒙古至元七年(1270)废为镇。古县名。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阿干堡置,治今甘肃省兰州市南阿干镇。属兰州。蒙古至元七年
即新门。在今河南陕县东北三门峡人门岛东。以唐开元末凿,故名。
明置。即今贵州铜仁市西南鱿鱼铺乡。
又名紫亭城。在今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 载:“筑城于敦煌南子亭,以威南虏。”即此。
在今内蒙古固阳县北。《清一统志·茂明安》: 拜星图泉 “在旗南十五里。源出哈拉海图山,西南流会昆都伦河”。
在今陕西武功县西北旧县城西北隅。俗称武功塔。《清一统志·乾州》:报本寺“在武功县(旧治)西北一里。《长安志》:亦为神尧宅。大中二年改为寺”。塔亦为唐宋时建筑。1987年加固塔基时,发现地宫,出土了金棺
在今河北沧州市北三里。《清一统志·天津府二》:条山“在沧州城北三里。按《旧志》,谓唐阳城所隐,今考城所居中条山在蒲州。此中山在青县,条山在沧州, 二山牵合并称,与彼无涉”。古山名。即今山西省西南部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