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石山
在今广东曲江县东北。《寰宇记》 卷159曲江县: 钱石山,“按 《湘州记》 云: 曲江县东有钱石山,其状四方有若台,其石三面壁立,上有碎石如钱,故谓之钱石山”。《方舆纪要》 卷102韶州府曲江县: 钱石山在 “府东北六十里”。
在今广东曲江县东北。《寰宇记》 卷159曲江县: 钱石山,“按 《湘州记》 云: 曲江县东有钱石山,其状四方有若台,其石三面壁立,上有碎石如钱,故谓之钱石山”。《方舆纪要》 卷102韶州府曲江县: 钱石山在 “府东北六十里”。
明洪武中建,在今贵州遵义县西南乌江镇。《方舆纪要》卷70遵义府遵义县:“(明)万历中,杨应龙败官军于乌江,旋趋河渡,贵州震动。既而黔帅童元振复克乌江关。”在今贵州省遵义县南乌江镇。明万历二十八年(16
隋义宁二年(618)置,属巴东郡。治所即今四川丰都县。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19丰都县:“丰民洲在平都山下,隋两取之以名县。”唐初属临州,贞观八年(625)属忠州。北宋政和元年(1111)废。南宋绍
在今河南淅川县东南丹江水库内。清咸丰《淅川厅志》卷1《集镇》:李官桥“在顺阳保。城东南九十里,旧四大镇之一。今有大集”。
北魏永安元年(528)析黎阳县置,属黎阳郡。治所在今河南浚县东北。北齐废。古县名。北魏永安元年(528年)分黎阳县置,治今河南省浚县东北。属黎阳郡。北齐废。
唐武德五年(622)改瓜州置,治所在敦煌县(今甘肃敦煌市西)。辖境相当今甘肃酒泉市以西地区。贞观七年(633)改置沙州。唐武德五年(622年)改瓜州置,治敦煌县(今甘肃敦煌市西南)。辖境包括今甘肃省敦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置,属正平郡。治所在今山西曲沃县东南十里。北周移治今曲沃县南三里安吉村。隋开皇十年(590)移治今曲沃县,大业三年(607)属绛郡。唐属绛州。明属平阳府。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1
在今河北新乐市南。《元和志》卷18新乐县:木刀沟“在县东南二十四里。沟旁人姓木名刀,因为名”。《水经注》以滋水东流至行唐县(今河北行唐县东北故郡)之鹿水,称为木刀沟,下游入滹沱河。《清一统志·正定府一
又作魏脽。为汾水之南一土阜,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宝井镇庙前村北。《史记·封禅书》 作“汾阴脽丘”。《汉书·武帝纪》:元鼎四年(前113),“立后土祠于汾阴脽上”。师古注引如淳曰:“脽者,河之东岸特堆掘,
即今陕西神木县南万镇。《雍胜略》:“万户峪古为沃壤,有民万家。”宋咸平中,啜吪引赵保吉, 自此入寇麟州,至松花砦。
涢水入汉水之口。在今湖北武汉市东西湖区新沟镇。《资治通鉴》: 西晋建兴三年 (315) 荆州将郑攀等 “帅其徒三千人屯涢口,西迎杜曾”。《水经·涢水注》: 涢水 “西入于沔,谓之涢口”。清设外委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