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集州

集州

①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东巴州置,治所在今四川南江县北。《太平御览》 卷168引 《十道记》: “集州以东北有集水,因以为名。” 北周天和五年 (570) 移治难江县 (今四川南江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南江、通江等县地。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天宝元年 (742) 改为符阳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集州。北宋熙宁五年 (1072)废。

②唐渤海国置,治所在奉集县 (今辽宁沈阳市东南奉集堡)。辖境相当今辽宁沈阳市东南一带。金废。

③辽置,治所在奉集县 (今辽宁沈阳市东南奉集堡)。金废。


(1)北周天和五年(570年)置,治难江县(今四川南江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南江县和通江、旺苍二县部分地区。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天宝初改符阳郡。乾元初复改集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废入巴州。(2)辽置,治奉集(今辽宁沈阳市东南奉集堡)。金废。


猜你喜欢

  • 武侯庙

    ①亦称武侯祠或昭烈庙。在今四川成都市区南武侯祠大街北侧。为祭祀诸葛亮的庙宇。②在今四川奉节县东。亦为祭祀诸葛亮之庙宇。唐杜甫 《武侯庙》 诗: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清钱谦益笺注: “武侯庙,《

  • 深利县

    唐武德四年 (621) 置,为西利州治。治所即今云南永仁县。贞观十一年 (637) 为微州治。天宝后废。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云南省永仁县,属姚州。天宝末年废。

  • 大浮山

    ①亦作大桴山。又名蕲山。在今湖北蕲春县东北。《元和志》卷27蕲春县:蕲水“源出东北大浮山,一名蕲山”。《明史·地理志》蕲州:“东北有蕲水,出大浮山。”②一名独浮山。在今湖南临澧县西南,接石门县界。《舆

  • 逢衍水

    在今广东云浮市北。《方舆纪要》 卷101罗定州东安县: 逢衍水 “在县北。源出甘山,下流入于西江”。

  • 三段岭

    在今广东平远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03平远县:三段岭在“县东南二十二里。段亦作断。三岭相接,纡回断续,通道所经也”。

  • 红岩山

    在今四川乐山市东南十五里岷江东岸。因“山色正赤”,故名。《元史·速哥传》:至元十二年(1275)攻嘉定,“行枢密院副使忽敦等军至,与也速带儿会于红岩”。即此。为往来通道。产盐,清设盐场置关, 民国改设

  • 焉耆道

    1920年由阿克苏道的焉耆、轮台、尉犁、婼羌、且末和迪化道的鄯善、吐鲁番置,属新疆省。治焉耆县 (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辖境约当今新疆吐鲁番地区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928年废。1920年4月由阿

  • 武州塞

    又作武周塞。在今山西左云至大同市以西一带。秦筑以备匈奴。以在武州 (今左云县) 置障塞,故名。《汉书·匈奴传》: 元光二年 (前133),“ (单于) 贪马邑财物,乃以十万骑入武州塞”。北魏开凿的云冈

  • 乌兰布拉克

    即今内蒙古武川县西九十里西乌兰不浪乡。清光绪《皇朝中外一统舆图》: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西北有乌兰布拉克。

  • 阿布喇勒山

    又作独山、阿布兰山。即今新疆尼勒克县南阿布热勒山。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4:哈什河“又西经阿布喇勒山北。阿布喇勒者在惠宁城正东,自城闉东眺,孤嶂高耸,众峰皆断。故谚曰独山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