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青衣江

青衣江

①古名大渡水、沫水、平羌江、平乡江、雅河。在今四川西部,为大渡河最大支流。《水经·青衣水》: “青衣水出青衣县西蒙山,东与沫水合也,至犍为南安县入于江。” 源出四川宝兴县北夹金山南麓,曰宝兴河,西南流切灵鹫山,形成灵关峡,南流纳芦山河,至飞仙关西侧纳荥经河 (天全河) 后始称青衣江。东南流经雅安、洪雅、夹江、于乐山市西水口镇草鞋渡注入大渡河。再东流注入岷江,全长281公里。

②指今四川青神县境内一段岷江。《旧唐书·地理志》 青神县: “临青衣江,西魏置青衣县。本治思蒙水口,武德八年移于今治。”


又称雅河。古称大渡水、沫水、平羌江。因流经古代青衣羌国和青衣县(今名山县和芦山县境),故名。大渡河支流。在四川省中部。《水经注·青衣水》:“青衣水出青衣县西蒙山东,与沫水合也。”上源由宝兴河、天全河、荥经河三河组成。宝兴河发源于宝兴县东北巴朗山南麓,流至芦山县芦阳镇南纳芦山河,至飞仙关纳天全河后始称青衣江。东南流经雅安、洪雅、夹江等市县,在洪雅县纳花溪河,到乐山市草鞋渡入大渡河。长276千米,流域面积1.2万平方千米。支流有芦山河、老场河、陇西河、雅安河、花溪河、雅川河、安溪河等。流域内大部分地区属峨眉山暴雨区,水量充沛。天全县飞仙关以上,河流穿行于二郎山和夹金山之间的纵谷区,河谷深切呈V形,水深流急,富水力资源。上源宝兴河上建有鱼子溪等水电站,干支流上建有苗溪、总岗山、始阳等水库。洪雅罗坝以下88千米可通行木船。上、中游两岸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林木。


猜你喜欢

  • 辅州

    西魏置,治所在淮阳郡 (今河南桐柏县境)。北周废。

  • 官渡堡

    即今湖北竹山县西南官渡镇。《方舆纪要》卷79竹山县 “吉阳关” 条下: “县南百二十里有官渡堡。……为成化以后增置,为控驭之所。” 清置巡司于此。

  • 彭田港

    在今湖北石首市东三十里。《方舆纪要》 卷78石首县 “东山” 条下: 猎货山 “下有彭田港,宋时商贾舟楫往来贸易于此。水涨亦通洞庭”。

  • 红土山水

    为图们江北源。在今吉林和龙市西南。民国魏声龢《鸡林旧闻录》:“光绪十一年,我国遂会勘,始得勘明图们江之源:正源红丹水,北源红土山水,南源西豆水(西豆在韩境。其实北源乃石乙水,红土山水,又石乙水之北源,

  • 槎江

    即今广东东江。《方舆纪要》 卷103惠州府河源县: 槎江“在县南。即龙川江也。自龙川县西南流入界,绕县治而南,萦回如带,又南入归善界,亦谓之东江”。

  • 鹗岭

    在今浙江乐清市东。《方舆纪要》 卷94乐清县: 鹗岭 “在县东。嘉靖八年,倭寇乐清、登鹗岭,因徙白沙巡司戍于此”。

  • 峡口砦

    ①一作峡山寨。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宋史·曹彬传》: 开宝七年 (974) 伐南唐,“分兵由荆南顺流而东,破峡口砦,进克池州”,即此。②北宋大观元年 (1107) 置,属武冈县。在今湖南洞口县西北五里。

  • 夷安潭

    在今山东高密市北。《水经·胶水注》:“胶水之左为泽渚,东北百许里谓之夷安潭,潭周四十里,亦潍水枝津之所注也。”《元和志》卷11高密县:“夷安泽,在县北二十里,周回四十里,多麋鹿蒲苇。”元于钦《齐乘》卷

  • 孟密安抚司

    明成化二十年 (1484) 析木邦地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缅甸北部蒙米特。万历十三年 (1585) 升宣抚司。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析木邦宣慰司地置,治今缅甸掸邦西北蒙米特(Mongmit,亦

  • 姑苏

    今江苏苏州市的别称。以有姑苏山而名。唐张继 《枫桥夜泊》 诗: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即此。今江苏省苏州市的别称。因西南姑苏山得名。唐张继《枫桥夜泊》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