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河南商水县东。《三国志·魏书·邓艾传》:毋丘俭作乱,艾兼道进军,“先趣乐嘉城,作浮桥。司马景王至,遂据之”。《晋书·景帝纪》:“帝屯汝阳,遣兖州刺史邓艾督太山诸军进屯乐嘉,示弱以诱之。钦进军攻艾,
又作佘泰。即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之大佘太镇。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析萨拉齐厅西境置五原厅,初设治于此,次年改设于兴盛旺。1926年于此置大佘太设治局, 1933年改名安北设治局,1942年改设安
北宋置,属江津县。在今四川江津市西南八十里吴市镇。
春秋时部落名,狄之一种。在今山西潞城县东北一带。《春秋》:宣公三年(前606),“秋,赤狄侵齐”。又,宣公十五年,“六月癸卯,晋师灭赤狄潞氏”。
唐贞观二十二年 (648) 置,属牢州。治所在今四川盐边县境。永徽三年 (652) 废入昌明县。
元、明、清时代均在西藏阿里境内。《清一统志 ·西藏》 阿里诸城: 拉达克城 “在喇萨西南三千七百五十余里。其所属有札石刚、丁木刚、喀式三城”。在克什米尔,今名列城。清道光二十六年 (1846) 英国侵
明置,属复州卫。即今辽宁瓦房店市北得利寺镇。《明史·地理志》 复州卫: “东有得利赢城,元季土人筑,洪武四年二月置辽东卫于此,寻徙。”
即今安徽歙县东北老竹铺。清乾隆《歙县志》卷1《都鄙》有老竹岭村。
北魏置,治所在蔡阳郡蔡阳县(今湖北枣阳市西四十里翟家古城)。西魏末改蔡州。
北周置,属普州。即今四川乐至县。《元和志》卷33乐至县:“本周车免镇也,属普州,以车免山为名。武德三年于镇置乐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