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马陵

马陵

①春秋卫邑。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南。《左传》:成公七年(前584),晋景公与诸侯“同盟于马陵”。战国属齐。《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公元前341年,齐将田忌用孙膑之计,大破魏庞涓于“马陵”,即此。另一说在今河南范县西南。

②即今山东莘县西南马集。《春秋》:成公七年(前584),“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杞伯救郑。八月戊辰, 同盟于马陵”。《史记·魏世家》:魏惠王三十年(前340),齐宣王用孙(膑)计,救赵击魏。魏“太子果与齐人战,败于马陵,齐虏魏太子申,杀将军涓,军遂大破”。《正义》引虞喜《志林》云:“马陵在濮州鄄城县(今山东鄄城县北旧城镇)东北六十里,有陵,涧谷深峻,可以置伏。”孙膑伏弩杀庞涓,即此地。一说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南。

③战国韩邑。在今河南长葛县东北马陵冈。《史记·韩世家》:“懿侯二年,魏败我马陵。”即此。


(1)古邑名。(1)春秋卫邑。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南。《春秋》成公七年(前584年):“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杞伯救郑。八月戊辰,同盟于马陵。”即此。(2)即今山东省莘县西南马陵,一说在今河南省范县西南,或以为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南。战国齐邑。公元前341年,齐将田忌用孙膑计,诱魏惠王太子申及庞涓至马陵,大破之,即此。(3)在今山西省太谷县东南马陵关。战国赵邑。《战国策·燕策二》公子延因犀首属行而攻赵,兵伤于离石,遇败于马陵,即此。(4)在今河南省长葛市东北。战国韩地。《史记·韩世家》:懿侯二年(前373年),“魏败我马陵”,即此。有马陵岗。(2)集镇名。在山东省莘县西部。属大张家镇。人口 1810。据传,很早以前,此地有一个大丘陵,地势复杂,马隆在此居住,故名马陵。有农机修配、木器加工、服装加工、食品加工、面粉厂、饭店、榨油、理发等业。通公路。


猜你喜欢

  • 邬阳关

    即今湖北鹤峰县东北七十里乌阳镇。清设外委及千总驻此。集镇名。在湖北省鹤峰县北部。邬阳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600。传说容美田氏土司派驻此地首任守官姓邬,此关口开阔且光照好,故名。产玉米、稻、茶叶、烟叶等

  • 岳家口镇

    即今湖北天门市南三十六里岳口镇。清乾隆年间移县丞驻此。民国改设县佐。

  • 合底忻部

    金北边部族。即蒙元史料所载合答斤部,是蒙古分部之一。游牧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南部洮儿河源以北兴安岭西侧,辉河、伊敏河流域。《金史·宗浩传》:“合底忻者,与山只昆皆北方别部,恃强中立, 无所羁属, 往来

  • 周新镇

    即今江苏无锡市南十八里东镇南。 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 无锡县南有 “周新镇”。

  • 羚羊洞

    在今云南建水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15纳楼茶甸长官司: “羚羊洞在司 (治今县西南官厅) 北。中产矿炼银。其高耸处,有羚羊飞石层积,人不可到。”

  • 陉庭

    春秋晋邑,在今山西曲沃县东北。《左传》:桓公二年(前710),“(翼)哀侯侵陉庭之田,陉庭南鄙启曲沃伐翼”。即此。即“陉城”。

  • 顺政郡

    西魏改武兴郡置,为兴州治。治所在汉曲县 (今陕西略阳县)。辖境相当今陕西略阳县地。隋开皇三年 (583) 废。大业三年 (607) 改兴州复置顺政郡,治所在顺政县 (今陕西略阳县)。唐武德元年(618

  • 龙光山

    在今山东东明县东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6东明县:龙光山“以云气升腾如龙而名”。

  • 灰山

    在今辽宁绥中县西北。《方舆纪要》卷37广宁前屯卫:灰山“在卫西北七十五里”。

  • 罗家山

    在今江西遂川县北。《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龙泉县: 罗家山 “在县北百五十里,地名罗团,西接上犹县界。广数十里,高数百仞。昔有罗姓居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