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水河镇
即今四川双流县西南黄水镇。清嘉庆《双流县志》 卷2 《驿传》: 黄水河站 “在治南十五里”。
即今四川双流县西南黄水镇。清嘉庆《双流县志》 卷2 《驿传》: 黄水河站 “在治南十五里”。
即今广东兴宁市西北十五里叶塘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兴宁县图表:兴宁江“又西南经叶塘墟,汤湖水自西北来注之”。
亦称芝罘山。即今山东烟台市北芝罘岛。《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登之罘,立石颂秦德焉”。二十九年“登之罘,刻石”。三十七年“至之罘,见巨鱼”。《汉书·武帝纪》:太始三年(前94)
秦置,属桂林郡。治所在今广西武宣县西南。西汉属郁林郡。东汉时改为中溜县。三国吴复名中留县。西晋废。东晋复置。南朝宋为桂林郡治。齐属桂林郡。隋开皇十一年(591)省入桂林县。又作中溜县(《续汉书·郡国志
藏语称“瑞巴洗康”。在今云南中甸县城东南大龟山麓。始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光绪八年(1882)重修。为三重檐歇山顶殿堂建筑。是当地藏民集会、议事、诵经的场所。1936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经
在今新疆库车县东北。《清一统志·库车》: 奇里什 “在库车东北六十里,正北当天山正干阿勒坦呼苏南麓,距库车城一百里”。
唐武德六年 (623) 改隆州置,治所在隆平县 (今越南河山平省山西)。贞观元年 (627)废。
亦作山河屯。即今黑龙江省五常市南山河镇。当呼兰河(细鳞河)注入拉林河处。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6五常厅:南“五十里山河屯镇,分防经历驻此”。
北宋置,属怀宁县。即今安徽安庆市东北五十里长风乡。唐李白《长干行》诗:“相迎不道远, 直至长风沙”指此。明、清于此置巡司。
即今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波罗诺镇。为通滦平要道。清于此设讯兵戍守。
①即今广东韶关市西北之武江。《水经·溱水注》:“(曲江)县东傍泷溪,号曰北泷水,水左即东溪口也。”②在今广东阳春市北。《方舆纪要》卷101阳春县:北泷水在“县北十里。东北诸溪涧之水,汇而西南流,入漠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