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岳山
在今广东怀集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08广西梧州府怀集县:齐岳山在“县西百十里。峭拔出于众山之上。上有龙潭,久旱不涸”。又《清一统志·梧州府》:齐岳山,“山腰有铜钟一,铁钟一,刘宋时所铸。山麓出温泉,冬日可浴”。
在今广东怀集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08广西梧州府怀集县:齐岳山在“县西百十里。峭拔出于众山之上。上有龙潭,久旱不涸”。又《清一统志·梧州府》:齐岳山,“山腰有铜钟一,铁钟一,刘宋时所铸。山麓出温泉,冬日可浴”。
亦作如昔砦。北宋置,属安远县。在今广西防城港市西南那梭乡。《宋史·交阯传》:“交州潮阳民卜文勇等杀人并家亡命至如昔镇,镇令黄令德等匿之。”即此。明洪武中于此置巡司。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东北那梭。北
①即镜湖。在今浙江绍兴市西南四里。《舆地纪胜》 卷10绍兴府: 镜湖 “又曰鉴湖、照湖”。东汉时周三百余里。唐以后逐渐淤浅缩小。唐杜甫 《壮游》 诗有 “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 句。清末秋瑾自号 “
五代楚置,即今湖南东安县西南二十里紫溪市镇。北宋雍熙元年(984)升为东安县。五代楚分零陵县置东安场,治今湖南省东安县南紫溪。以近东安江为名。北宋雍熙元年(984年,一作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升县
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属海南卫。治所即今海南省海口市。清设琼山县丞驻此。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海南省海口市。后废。
在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东十里。《方舆纪要》 卷122思南府沿河祐溪长官司: 鬼岩山在“司东十里。高百丈,延袤二十余里,为江东诸山之望”。
明崇祯三年 (1630) 以贵州前卫故绝六屯并割底寨司地置,属敷勇卫。治所即今贵州息烽县。清康熙二十六年 (1687) 省入修文县。明崇祯三年(1630年)置,治今贵州省息烽县。属贵阳府。清康熙二十六
亦名东游水。即今四川苍溪县东北之东河。《寰宇记》卷86苍溪县:东水“一名宋熙水。西北自利州界来,南流经县东四十里,又东流入阆中县界”。以水经宋熙郡而名。
在今贵州榕江县北。《方舆纪要》卷121黎平府古州长官司:王梅寨在“司(今榕江县)北四十里”。
在今山东乐陵市西杨盘镇。《方舆纪要》卷13宁津卫“宁津故城”条下:永州城“或云隋末所置”。
①即龙门山。在今山西河津市西北与陕西韩城市东北,夹河对峙。相传大禹所凿,故名。《水经· 河水注》: “昔者大禹导河积石,疏决梁山,谓斯处也。即 《经》 所谓龙门矣。《魏土地记》 曰:梁山北有龙门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