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

凡指古代的八位国君,但无论是“三皇”还是“五帝”,都说法不一,三皇之说有六,五帝之说有三。

三皇:1、指伏羲、神农、黄帝;2、指伏羲、神农、祝融;3、指伏羲、神农、女娲;4、指伏羲、神农、燧人氏。5、指天皇、地皇、人皇;6、指天皇、地皇、泰皇。

五帝:1、指太昊、神农、黄帝、少昊、颛顼;2、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3、指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汉书·扬雄传》:“同符三皇,录功五帝。”“加劳三皇,勗勤五帝。”参看“三皇”条。

猜你喜欢

  • 判太仆寺事

    官名。北宋前期置,为太仆寺长官,以朝官以上充任。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复以太仆卿为太仆寺长官,遂罢。

  • 捐贡

    明朝由捐纳而取得贡生资格者用此称。清朝称例贡。

  • 功德司同知

    官名。元朝置,为功德司副官,佐功德使掌佛教事务,秩正三品。

  • 武成王庙署令丞

    官名。金大安元年(公元1209年)置武成王庙,有令及丞,掌春秋祀享,以郊社令、丞兼。

  • 右都督

    官名。北魏置,为统兵将帅,位在大都督下,西魏亦置。元末朱元璋置,为大都督府副长官,正二品,吴元年(1367)改为大都督府长官,正一品。明洪武十三年(1380)改五军都督府长官。位次左都督。参见“左都督

  • 内书省

    官署名。即内史省,隋炀帝大业十二年(616)改,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复名内史省,三年改中书省。官署名。见“内史省”。

  • 前宜营

    参见“怨军八营都详稳司”。

  • 度量衡检定员养成所

    度量衡检定员培训机构。国民党政府实业部设置,属全国度量衡局。依照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四月十日公布的《全国度量衡局度量衡检定员养成所规则》规定,度量衡检定员应行训练的事项如下:一、机械原理的训练

  • 右治狱

    宋朝大理寺右治狱省称。官署名。宋代大理寺审判厅之一,掌审理京师百官刑狱,或皇帝指定审问的案件,以及追究官物。

  • 大挑知县

    见“大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