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勾院
官署名。宋初,盐铁、度支、户部各有勾院,以本部判官领之。太祖开宝五年 (972),以盐铁勾院、户部勾院合为一院,度支勾院为一院。太宗太平兴国五年 (980),合为一院。雍熙三年 (986),复分为三院。淳化三年 (992),置三司都勾院。后或分或合,无定制。掌勾稽天下所申三部金谷百物出纳帐籍,以察其差殊而关防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废。
官署名。见“三司勾院”。
官署名。宋初,盐铁、度支、户部各有勾院,以本部判官领之。太祖开宝五年 (972),以盐铁勾院、户部勾院合为一院,度支勾院为一院。太宗太平兴国五年 (980),合为一院。雍熙三年 (986),复分为三院。淳化三年 (992),置三司都勾院。后或分或合,无定制。掌勾稽天下所申三部金谷百物出纳帐籍,以察其差殊而关防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废。
官署名。见“三司勾院”。
参见“别驾”。州上佐名。见“别驾”。
官制用语。宋朝幕职官四等之第二等。包括防御推官、团练推官、军事推官、军监判官等。宋初选人第四阶本官阶的通称。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改称从事郎。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色下大夫油工中士佐官,正一命。
对帝王的尊称。《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圣临国,始定刑名,显陈旧章。”
官名。宋朝置都大制置屯田使、制置屯田使,多以安抚使、知州、通判等兼任,掌屯田事务。又有管勾屯田司公事、提点制置屯田事、措置屯田、屯田副使、提点屯田公事等屯田官。其官署为屯田司或屯田务。
见“勋旧佐领”。
军官名。北洋政府设置,为团的副长官,由中校或少校充任。
见“班禅额尔德尼”。
官名。掌郊庙祭祀杂役。三国魏置,隶太常属官太庙令,八品。两晋、南朝沿之。北魏分太常斋郎与祀官斋郎,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前者为从七品中,后者九品中。唐朝太常寺置太庙斋郎(后归宗正寺)一百三十人,
见“中书五房”。官署名,唐初置,属中书门下。五房是: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五房分曹办事,掌主众务,职同宰相,事无不统。见《新唐书·百官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