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交钞库

交钞库

官署名。金设于海陵王贞元二年 (1154),管理钞币,隶尚书省户部。置库使、副使、判官各一员。元行用库亦称交钞库。


官署名。金设此官署。交钞是金元发行的纸币名。交钞库是金代负责发行兑换交钞等事务的官署。其主官称使,正八品;副使,从八品;判官,正九品;还有都监二员。见《金史·百官二·交钞库》。

猜你喜欢

  • 右於陆王

    官名。匈奴置。由单于子弟充任,统领部众,地位在左、右奕蠡王之下。

  • 司籍

    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司之一,属尚仪局。员二人,从六品。掌宫中供御经籍、笔札、几案之事。唐改正六品。宋、金、明悉如唐制。明永乐 (1403—1424) 后归其职于宦官。女官名。唐、明皆置

  • 王家尉

    官名。北魏前期王国属官。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七品中。

  • 典舆

    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典之一,属尚寝局。员二人,从七品。唐朝改正七品。为司舆之佐。协掌舆辇、伞扇之事。宋沿置,属尚书内省,金、明悉如唐制。明永乐(1403—1424)后尽归其职于宦官。(

  • 东平兵马指挥司

    官署名。简称东平兵马司。元朝于顺帝至正十年 (1350) 十月置,掌辖境防御、捕盗等职。置都指挥、指挥各二员,副指挥四员。

  • 督捕司郎中

    即“督捕清吏司郎中”。

  • 内翰林秘书院

    官署名。清初“内三院”之一。顺治二年(1645)将原设翰林院裁撤,翰林院官分别并入内三院,原内秘书院遂改称“内翰林秘书院”,长官称“内翰林秘书院大学士”。十五年,内三院改为内阁。十八年复旧制后仍称“内

  • 守道

    官名。又称分守道。明清道员之一。主掌钱谷之事。如再兼某衔者,则更兼管其事。明朝永乐(1403—1424) 年间,常派方面官巡视民瘼,遂定布政司之右参政、右参议分守各属府州县。共设六十道。两京不设布政司

  • 调补

    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参见“调授”。

  • 典签帅

    南朝时典签的异称。见《南史·巴陵王子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