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会试

会试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之一。明洪武四年(1371)首次举行。十七年颁为定制。清朝因之。每三年一次,在京师举行全国性考试。因试期多在春季三月,故又称“春闱”。又因由礼部主持考试,也称“礼闱”。每逢辰、戌、丑、未年为正科。若乡试有恩科,则次年亦举行会试恩科。考试分三场,第一场四书题文三篇,五言八韵排律诗一首。第二场经题文五篇。第三场策五道。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皆参加殿试。光绪三十一年 (1905) 废科举,遂停。


科举考试的方式之一。金代始称礼部考试为会试,至明代会试每三年举行一次,试期在二月。清制同明,所不同的是试期改为每年的三月。于乡试之次年,逢辰戌丑未年,在京师的礼部进行,由皇帝特派正副总裁进行考试。中式者称为贡士,又别称甲榜或甲科。清制会试内容与乡试同,由礼部奏请钦命四书题一,诗题一。试三场,第一场为初九日,第二场为十二日,第三场为十五日,先一日入场,后一日出场,与乡试同。阅卷大臣由礼部奏派。会试的第一名称为会元。参见“乡试”。

猜你喜欢

  • 理藩院督催所

    清理藩院内部机构。掌稽察全院文移,注销文卷等事。设满 、蒙司员各一人,笔帖式十六人,经承二人。

  • 都大提点坑冶铸钱司

    见“提点坑冶铸钱公事”。

  • 领队

    武官名。见“团营”。

  • 内厩局

    官署名。南朝梁、陈置,掌东宫用马。

  • 录事参军事

    官名。即录事参军。官名。亦称录事参军,晋始置,本为公府官,非州郡之职。掌总录众曹文簿,举弹善恶。后代刺史有军而开府者置之。自东汉起州吏有主薄,亦掌文书之事。隋初合并州军府与州府两系佐吏,于州唯置录事参

  • 洛阳市丞

    官名,汉置,为市长、市令的佐官,助市长市令掌市政治安铨衡量度等,员一人,俸二百石,属吏三十六人。《后汉书·耿弇传·耿恭》:“及恭至洛阳,鲍昱奏恭节过苏武,宜爵赏。于是拜为骑都尉,以恭司马石修为洛阳市丞

  • 典羊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仿《周礼》羊人置,北周沿置。夏官府驾部中大夫属官,员一人,下设典羊下士以佐其职。正二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参见“羊人”。

  • 同知制国用司事

    官名。元置,为制国用司的副长官,见“制国用司”。

  • 熙明阁

    宋朝阁名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由显谟阁改称,仍置学士、直学士、待制等职。不久,即复旧名。参见“显谟阁”。

  • 县问事

    杂任职名。见“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