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关内侯

关内侯

①诸侯分封大臣的称号,若附庸。春秋战国始有。②爵名。战国秦置。为二十等爵第十九级,位在彻(通)侯之下。秦汉沿置。因秦都咸阳,以关内为王畿,故名。但有侯号,居京师; 无封土而依封户多少享受征收租税之权。建安二十年(215),曹公始置名号侯,至五大夫,与旧列侯、关内侯凡六等,以赏军功。三国魏文帝定爵制,为第十等,位在亭侯下。仅为爵位的一种品级,多系虚封,无食邑,以赏军功。晋、十六国之后赵、前秦、后秦、南凉、前燕皆置。其中南凉以二千石长吏清高有惠化者封之。南朝宋制,关内侯官六品。北朝北魏亦设。


爵名,为秦汉二十级爵的第十九级,无封地,寄食所在之县,民租多少,各有户数为限。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爵》,《后汉书·百官志五·关内侯》。其后,三国魏文帝定爵制为第十级,位在亭侯下,无封地为虚封。其后、晋、十六国后赵、前秦等也置。参看“关中侯”“关外侯”条。

猜你喜欢

  • 都水外监

    官署名。北宋置于澶州,掌就近治理河渠之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或置外都水使者领之。又置南、北外都水丞司,以外都水丞领之,分治河事。徽宗宣和三年(1121)罢。南宋高宗绍兴九年(113

  • 左翼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官署名。元置,秩正三品。世祖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以蒙古侍卫总府依五卫之例建为指挥使司,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奏改为左翊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后定置都指挥使三人,秩正三品;副都指挥使二人,

  • 司武中士

    官名。北周置,司武上大夫属官,正二命。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 罢。

  • 删定官

    官名。南宋编修敕令所置,于职事官内差除,掌删削敕令中轻重不伦、前后抵牾者。

  • 县君

    命妇封号。始见于南北朝,历朝皆置。多封皇后母、县公之妻及高官之母妻。北周时位在郡君下。唐、五代外命妇封五品官员,内命妇封三品、四品官员之妻,其母则封县太君。不因夫、子得封者,称某品县君。宋朝沿置,封庶

  • 造舰少监

    海军同等官。北洋政府设置,其军阶为少校,掌理海军造舰事务。

  • 固山贝勒

    见“和硕贝勒”。

  • 总领内外厩马司

    官署名。辽朝置。北面官。掌皇帝宫帐马匹之事。官署名。辽置,掌领内外厩马,属北面诸厩官。以总领内外厩马为主官。

  • 外务部大臣

    官名。清末外务部之长官。宣统三年(1911),改外务部尚书设。从一品,特简。掌主交涉,昭布信德,保护侨人佣客,以慎邦交。民国改称外交部总长。

  • 衡鹿

    官名。春秋时齐国置。掌山林之吏。《左传·昭公二十年》: “山林之木,衡鹿守之。”衡通林。鹿通麓。《说文解字》卷六: “鹿,守山林吏也。”官名。周设此官,掌守山林。《左传·昭会二十年》:“山林之木,衡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