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兵部司

兵部司

官署名。隋始置, 为兵部的头司。隋初兵部司的主官为侍郎、员外郎,炀帝时改为郎、承务郎。唐制以郎中、员外郎为正副主官。郎中二人,从五品上,一人掌兵马名籍、武官阶品及选授,一人掌军戎调遗;员外郎一人掌武举、杂请;一人掌选院或称判南曹,主审核选人的资历档案。所属有主事四人,令史三十六人,书令史六十人,制书令史十三人,甲库令史十三人,亭长八人,掌固十二人。宋初兵部司郎中、员外郎无职掌,元丰改制,始以郎中,员外郎管理本司事务,参掌本部尚书、侍郎所管之事。司内设分十案:赏功案、民兵案、仗卫案、厢兵案、人从看详案、帐籍告身案、武举案、蕃官案、开拆案、知杂案、检法案。所属有主事一人,令史一人,书令史六人,守当官十人,贴司二十人,私名五人,守阙习学九人。后罢守阙习学,置手分二人。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卫尉寺隶于本司。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诏兵部兼职方,驾部兼库部。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诏驾部、兵部郎官共一员兼领,于是四司遂合而为一。金元兵部不分司,不设兵部司。明清改为武选清吏司,参见该条。

猜你喜欢

  • 管河主事

    官名。据《明会典》记载,明代于山东以主事与郎中、副使分掌河帑出纳。

  • 修职郎

    ① 官名。宋朝徽宗政和六年(1116),改登仕郎设,为从八品寄禄官。②散阶称号。明朝置,为文职正八品之升授,属四十二散阶之第三十五阶。清朝沿之,为文职正八品之封赠,属十八阶之第十五阶。又,清初武职中属

  • 泉部局

    官署名。北齐置,设丞。隶太府寺诸冶西道署。

  • 殿中郎将

    官名。魏晋南北朝皆置,为尚书省殿中曹长官通称。亦称殿中郎中。资深者可转侍郎。西晋属殿中尚书。东晋南朝直属尚书左仆射,为亲近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员,常代拟诏敕,故多用文学之士。北魏、北齐属殿中尚书,领宫内兵

  • 土弁

    清朝对土官中低级武职之统称。亦有指高级武职者,则带有贬意。

  • 安丰怀远等处稻田提领所

    官署名。元于安丰、怀远等处置稻田提领所,属光禄寺。秩从九品。掌稻田布种,岁收子粒,转输醴源仓,以提领二人为主官。

  • 纳仓巴

    唐古特官。清设于后藏,属唐古特文官。员额不定,分隶于各处办事。民国时期沿置。

  • 视祲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春官府太卜下大夫视祲中士佐官,正一命。

  • 葡亚

    官名。西周置。《葡亚角铭》:“王锡葡亚奚贝”。

  • 王会司

    官署名。即“王会清吏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