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军主

军主

官名。①南北朝置,为军的主将,其下设有军副。所统兵力无定员,自数百人至万人以上不等。除统率步兵的军主外,还有马军主,水军主; 因任务不同又有帐内军主、游荡军主、伐蛮军主、前军军主、山陵军主等名目; 以官署名则有台军主、 左厢军主等。北齐时宿卫宫禁的诸备身五职中皆置此职,当时除作战、警卫外,亦有掌管营造事务者,则属将作大匠。隋初为三卫府属官,炀帝大业三年(607),改三卫为三侍,遂罢。在南朝无固定品阶,多以将军领之,最高者为三品将军。在北朝地位稍低,在此职之上设有相当于南朝军主的统军,北齐定为从七品,北周定为四命,隋朝为正九品。党项熟户族帐百户以上大首领称本族军主,高于指挥使,低于都军主。李继迁、李德明时均设此职。②五代及北宋时,军都指挥使的简称。③三国魏时,为军队主帅的泛称。


一军的主帅。《三国志·魏书·张郃传》:“遂推张郃为军主。”南北朝时称主一军者为军主,称大首领为都军主,百帐以上为军主,其次者为副军主。见《资治通鉴》、宋元嘉十七年等、《文献通考·兵四·兵制》。

猜你喜欢

  • 延康殿学士

    官名。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政端明殿学士置,正三品。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复旧名。官名。见端明殿学士。

  • 头下军州

    辽朝以俘户设立的地方行政建制。凡诸王、公主、外戚、大臣、诸部以俘掠的人户建立的州县,即称之。亦称 “投下州”、“头下州军”。其长官,除节度使由朝廷任命外,刺史以下皆由所属主人任命; 官位九品以下及井邑

  • 玛瑙提举司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五品,隶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世祖至元十五年 (1278),由大都等处玛瑙局改立,领大都、弘州两处造作。置提举、同提举各一员。

  • 知开封县事

    官名。宋以开封、祥符两县为京县,以京朝官知县事,其下置丞、主簿、尉,分设士、户、仪、兵、刑、工六案。

  • 官僚(寮)

    官吏的泛称。《国语·鲁语下》:“今吾子之教官僚,曰陷而后恭,道将何为。”《三国志·吴书·步骘传》:“至于今日,官寮多阙,虽有大臣,复不信任,如此天地焉得无变?”

  • 右金吾引驾仗司

    见“金吾街仗司”。

  • 祗候典

    宋朝诸州役职名。又称知后典。掌受付州县之间往来文书。

  • 兵部司

    官署名。隋始置, 为兵部的头司。隋初兵部司的主官为侍郎、员外郎,炀帝时改为郎、承务郎。唐制以郎中、员外郎为正副主官。郎中二人,从五品上,一人掌兵马名籍、武官阶品及选授,一人掌军戎调遗;员外郎一人掌武举

  • 官等

    官员的等级。(1)太平天国官等共分十六等:一等为东王与西王;二等为南王与北王;三等为翼王;四等为燕、豫二王及国宗;五等为侯;六等为丞相;七等为检点;八等为指挥;九等为将军;十等为总制;十一等为监军;十

  • 十九路

    政区名。金袭辽五京道之制置为五京路,又置十四总管府,各辖一路,共为十九路:(1) 上京路,治所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阿城县南白城),统会宁府,肇、隆(故辽黄龙府,今吉林省农安县)、信三州,并有附路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