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十二军

十二军

(1) 隋大业中置左右十二军,见“亚将”。(2)唐初关中最主要的军队。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置十二军,分关中为十二道,诸道均置军府——骠骑府或车骑府,分别隶属于十二军。次年,十二军各立军号,以万年道为参旗军,长安道为鼓旗军,富平道为玄戈军,醴泉道为秉钺军,同州道为羽林军,华州道为骑官军,宁州道为折威军,岐州道为平道军,豳州道为招摇军,西麟道为苑游军,泾州道为天纪军,宜州道为天节军。每军有将、副将各一人,以督耕战。十二军将军低于十二卫大将军一级,军与卫的将军可以兼领。十二军是当时关中最主要的军队,也是唐王朝比较固定的警卫部队,可以分别拨归十二卫担任宿卫或征戍。武德六年 (公元623年) 因天下已定,废十二军,改骠骑将军为统军,车骑将军为别将。一年多后,因突厥入侵,又恢复十二军,每军设将军一人,军下有坊,设坊主一人,以检察户口,劝课农桑。可见十二军均为驻屯的军队。这些驻屯部队包括军户在内,集中居住在城坊,在其中选择五品勋官一人为坊主。

猜你喜欢

  • 北平清吏司郎中

    官名。明初户部所属北平清吏司及刑部所属北平清吏司均置,各一人,正五品,掌本司之事。参见“北平清吏司”。

  • 管柜子

    官名。明朝宦官御前近侍之一。品级虽然不高,但因掌管皇帝起居,地位颇重。

  • 调用

    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指官员在同品秩官缺上之迁转。凡内外官入于月选之调班者,有对品调用,即同品互易地方;对品调闲散用,即才力稍有不及以同品而事少之缺调补; 照级调别项杂职用,即正印官才力不足则以同品之佐

  • 猪羊市提领

    官名,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置,属宣课提举司,秩从七品,掌猪羊市税收。其佐官有大使一人,从八品,副使一人,从九品。见《元史·百官志一》。

  • 左讲经

    官名。明清僧录司之官员。分掌天下释教之事。明洪武十五年 (1382) 设,一人,正八品。清康熙十三年 (1674) 定设一人,亦为正八品。依例升迁右阐教,缺出由右讲经升补。

  • 中贵

    指为君王所宠信的宦官,与中贵人同。

  • 陛戟郎

    官名,秦汉皆置,掌执戟在殿陛下值班。《后汉书·虞延传》:“成大呼称枉,陛戟郎以戟刺延。”《汉书·惠帝纪》:“谒者、执楯、执戟、武士、驺比外郎。”注:“应劭曰:执楯、执戟、亲近陛卫也。”

  • 函工上士、中士、下士

    官名。《考工记》说:“函人为甲。”北周仿函人之职置函工上士,正三命;函工中士,正二命;函工下士,正一命。掌制甲,属冬官府司金中大夫。

  • 协台

    清朝绿营军官副将之别称。清代副将别称协台。详“副将”条。

  • 县道会司道会

    道官名。明清设置,秩未入流,其职为管理县内道士、女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