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郊五使
即“大礼五使”。
即“大礼五使”。
清朝对地方州县中典史、吏目、巡检等一些佐杂官员的称呼,含有一定轻蔑之意。
官名。见“公府车曹”。
官名。清末置,为民政部副长官,员额左右各一人。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五品,隶长信寺,设于世祖至元二十五年 (1288),掌大都、上都二铁局人匠及怯怜口人匠,以材木铁炭皮货等物供斡耳朵各帐房所需。置达鲁花赤、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后于长秋寺、承
官署名。元朝始置。隶万户府,设镇抚二人,蒙古、汉人参用。明朝沿置,隶卫指挥使司下,掌本卫刑名。设镇抚二人,从五品。隶锦衣卫下者。除掌本卫刑名及理军匠外,兼掌诏狱。洪武(1368—1398)末罢锦衣卫狱
见“抚谕使”。官名,或称抚谕使,掌管安抚慰问事。参看“抚谕使”条。
医官名。晋朝置。银印青绶。与“太医校尉”有别。参见“殿中太医”。
官名。北齐置,见“主主局都统”。
官名,汉置,属黄门令,宦者,掌出入侍从。见《后汉书·百官志三·少府·黄门令》。官名。东汉时黄门令的佐官。见“黄门令”。
北魏记载将士军功勋劳的文书,因其写于黄素之上,故名。详见“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