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① 官名。商朝置。原指驻守在边疆的武官,后成为侍王左右的史官。西周史官分太史和内史两个系统。内史系统包括内史、作册内史、作命内史、尹氏、内史尹氏等职名。春秋又有南史、左史、外史等职名。战国增置御史、柱下史。职掌记录国君的言行举止,草拟朝廷文书诏令,保管国家图书典籍法典,册封诸侯臣子时代宣诰命,掌握贵族的宗谱世系,著述史籍,备顾问咨询等。② 官府佐吏统称。主文书。《周礼》六官皆置。汉朝三公府及郡县属吏亦置。名目不一。郡府属吏曰卒吏,县丞、尉属吏曰丞史、尉史,县令属吏曰令史。三公府属吏曰长史,署诸曹事; 又有令史,位在诸曹掾、史之下,犹小吏之职。小史为地位最低之属吏。晋朝沿置,为郡县诸曹属吏,如功曹史、兵曹史等,与掾同置,则位低于掾。诸乡所置,为低级属吏。尚书、中书、秘书、著作等所属令史也称史。隋唐中央诸寺监、诸卫、东宫诸寺、诸王府、公主邑司及地方府州县镇戍关津皆置,盖为掌文书之低级事务员,一般以六品以下及白丁充之。


官名。1、驻守边疆的武官。商置。卜辞说:“在北史其获羌。”见《殷虚文字乙编》6400。

2、在王左右的史官,掌祭祀和记事等。或称“作册”,西周时有太史,东周时有外史、左史、南史等,《礼记·王藻》:“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

3、为太宰副贰,助太宰执国法国令,如《周礼·春官》之属的内史。

4、女史,掌治内之贰,为内宰副贰。

5、汉朝府吏称史。《后汉书·百官志·太尉》:“掾史属二十四人。”“西曹主府史署用。”吏称史,正曰掾,副曰属。

猜你喜欢

  • 中御府丞

    官名,掌佐令掌中御府。参看《中御府》条。

  • 王国舍人

    官名。晋始置,南朝宋与梁陈以及北齐均沿置之。隋诸王国有舍人四人。唐沿置于亲王府,掌供引纳驱策之事。

  • 兽医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置,北周沿置。夏官府驾部中大夫属官,专治疗马、驼等牲畜的伤病,下设兽医中士、兽医下士以佐其职。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罢。

  • 司房

    宦官名。明朝内府钟鼓司置,无定员,掌出朝钟鼓及各种杂戏。此外,某些大宦官的私臣中也有司房一职。即刑房,州县衙门负责记录口供、管理案卷的机构。《元曲选·望江亭四》:“司房里责口词去。”

  • 户政司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于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设置,属内政部,因为国民党政府在当时尚无完全可靠的户籍统计,故特设此司,掌理全国户籍行政,以司长为主官,下设科长、科员,分理司事。

  • 督烽掾

    官名,汉置,为郡都尉或校尉属官,掌烽火报警。汉朝在边境置烽火台,发现敌军,则在台上用狼粪点火,冒起浓烟,以报有敌人。据说,狼粪烟抗风力强,能直升高空,很远就能看见,故又称“烽火”为“狼烟”。《后汉书·

  • 药局

    官署名。北宋徽宗崇宁(1102—1106)中,于有市易务之处置,共七所,掌出卖熟药。

  • 大理寺左右寺副

    官名。明清之制,大理寺分左右二寺,各有寺副一人,为寺正的副职,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裁撤。

  • 乡先生

    春秋战国称辞官归乡养老的卿大夫。《仪礼·士寇礼》: “遂以挚见于乡大夫、乡先生。”郑玄注:“乡先生,乡中老人为卿大夫致仕者。”

  • 佽飞

    官名,汉置。原名左弋,汉武帝太初元年改左弋为佽飞,掌弋射。其长官称令,次长官称丞,属少府。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少府》。《汉书·宣帝纪》:“西羌反,发三辅、中都官徒弛刑、及应募佽飞射士。”注:“臣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