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司农丞

司农丞

官名。南朝梁、陈为司农卿副贰。梁四班,陈八品、六百石。北魏为“大司农丞”省称。北齐置为司农寺属官,位次卿、少卿,七品。历朝沿置。隋、唐、五代判本寺日常公务,掌租税折糙进京收纳及官产奴婢分配等事。隋置五员,初正七品,炀帝改从五品; 唐置六员,从六品上。高宗时随本寺改名司稼丞,旋复旧。北宋置一员,初为寄禄官,用以表示品级俸禄,神宗熙宁三年 (1070),始为职事官,协助判寺、同判寺推行新法; 元丰 (1078—1085) 改制后,参领本寺公务,正八品。南宋初随寺省。高宗绍兴三年 (1133) 复置,员二人,时未置寺,有事则申报户部施行; 四年始复置寺。辽朝为南面官。元朝一度置,隶司农寺,旋改“大司农丞”。元末朱元璋曾置,隶“司农司”,明洪武元年 (1368) 罢;三年复置,员四人,正五品,四年罢。自北齐以来,亦称“司农寺丞”。参见“司农寺”、“司农司”。

猜你喜欢

  • 有正

    周朝各级官长泛称。《尚书·周书·酒诰》:“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

  • 司盐监丞

    官名,三国魏置,为司盐都尉的属吏,掌盐务,八品。《通典·职官十八》:“魏官置九品……第八品……司盐、司竹监丞。”

  • 空花蓝领

    武官名。清置,属前锋营,掌分辖营众。见“前锋营”。

  • 左班都知

    宦官职名。宋内侍省与辽三班院均置,为左班宦官的领班。

  • 道署司法人员

    官类名。北洋政府时期由于财政困难,高等审判厅的分厅、分庭并未普遍设立,为求补救起见,在道尹公署附设司法人员二至三人(由道尹遴选谙熟法律的合格人员充任)以受理上诉案件。可以由道署司法人员迳行判决执行的案

  • 太子典仪

    官名。金朝置,属宫师府。掌赞东宫礼仪。秩从六品。官名。金置,属詹事院。秩从六品,司赞礼仪。佐官为赞仪,从七品。

  • 左谏议大夫

    官名。秦以来有谏议大夫。唐德宗贞元四年(788 ),分置左、右,各四员。左隶门下省,掌侍从赞相、规谏讽谕。宪宗元和元年(806)罢左、右之号,武宗会昌二年(842 )复分置左、右。初为正五品上,后升为

  • 外宰相

    官名。回纥官,置六人。

  • 右千牛府将军

    官名。唐高宗显庆五年(660) 改右府将军置,龙朔二年(662) 改右奉宸卫将军,后定名为“右千牛卫将军”。

  • 东西南北部千长

    官名,西汉时西域龟兹国等置东西南北部千长,为地方性长官,掌千人。见《汉书·西域传·龟兹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