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司勋

司勋

①官名。《周礼》夏官属官,掌六卿赏地之法,以等其功。西魏末、北周建六官府,初于夏官府吏部司下置司勋上士一人,中士若干人,掌勋爵戎秩封赏以等其功。后别为一司,直隶夏官府,设中大夫为长官,下设下大夫、上士、中士领司录上士、中士。②官署名。吏部诸司之一,掌勋级之政令。隋始置,初有侍郎二人,文帝开皇六年(586)置员外郎一人,炀帝大业三年(607)改侍郎为郎,废员外郎置承务郎。唐朝置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为正副长官。北宋前期,设判司事一人,以无职事朝官充任,无所职掌。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设郎中或员外郎,掌功勋酬奖、审复赏格。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由司封郎官兼领其事。明初为吏部属部之一,设郎中、员外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稽勋清吏司。


官名。周置,掌功赏事务,主赏地之法以等其功及赏地之政令等。《周礼·夏官·司勋》:“司勋掌六乡赏地之法,以等其功……凡有功者,铭书于王之太常,祭于大烝,司勋诏之。大功,司勋藏其二。掌赏地之政令。”

猜你喜欢

  • 归义侯

    ①东汉政权赐予少数民族君长的封爵。《后汉书·百官志五》: “四夷国王,率众王,归义侯,邑君,邑长,皆有丞,比郡、县。”②官爵名。东晋置,封授被征服政权的统治者。如灭十六国成汉后,封授其统制者李势。十六

  • 讨虏大都督

    官名。北魏置。《魏书· 肃宗纪》:“以卫将军、讨虏大都督尔朱荣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 试中书门下平章事

    官名。辽朝置为南面官。系加官,非实职。

  • 六计

    周朝考察官吏的六项标准。《周礼·天官·小宰》:“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听,平治;廉,考察。

  • 商部

    官署名。清末新设中央机构之一。光绪二十九年(1903)创设,并将原矿务铁路总局并入。总司商政,兼管路矿。置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左、右丞,左、右参议均各一人。下设保惠、平均、通艺、会计四司及司务厅。各

  • 华林署令

    官名。即华林令。

  • 侍御郎

    官名。十六国后燕、北魏置。为皇帝左右的武职侍从,属侍御长,随同皇帝出征。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 职员令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皆未载。

  • 西杀

    官名。突厥领兵官,即“右杀”。突厥武官名,即右卫。《资治通鉴》唐天宝元年:“以其子葛腊哆为西杀。”注:“突厥以其亲属分掌东西兵,号左右杀,亦曰东西杀。西杀,右杀也。”

  • 拨发司

    官署名。北宋初置蔡河拨发司,后改为蔡河拨发催纲司,设拨发官,掌京西部分州县自蔡河起发纲运,供输京城开封事宜。官署名。宋代置蔡河拨发司,后改称蔡河拨发催纲司,设拨发官,掌京西部分州县向蔡河起发纲运,以时

  • 五威中城将军

    将军名号。新莽始建国元年(后9)置,主十二城门,以策命说符侯崔发任之。将军名号,西汉末年王莽置,掌十二城门。《汉书·王莽传》:“置五威司命,中城四关将军。司命司上公以下,中城主十二城门。”“命说符侯崔